藏在剪纸中的文化传承
为了让山区的孩子们了解更广阔的世界,给留守儿童带来关爱,我跟随筑梦计划之兰州大学赴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温堡村乡村振兴实践团来到家荣希望小学支教,在这里我将经历第一次支教时光,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了解传承的经典文化,创造孩童的广袤天地。
斟酌许久,实践团决定以隆德当地传统民间艺术——剪纸作为切入点向学生讲述传统文化的魅力,一方面剪纸形式多样,历史悠久,是一种隆德特色的民间艺术,另一方面剪纸教学可以让学生体验亲自动手的感觉,操作也不必过于复杂。综上,选择剪纸作为突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旁听剪纸课时,我了解到剪纸艺术的前身早在纸未发明时就已存在。当时人们运用薄片材料,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制成工艺品。中国最早的剪纸作品是发现于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北朝时期的五幅团花剪纸,此后经过朝代更迭,历史兴衰,剪纸艺术日臻完善,不断出现新形式。现如今,剪纸艺术形式多样,种类繁多,用途广泛,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中。
在动手实操的环节孩子们就坐不住了,看得出来,相比剪纸的历史,还是剪纸本身更引人注意。看着孩子们奇思妙想在纸上画下图案,我不禁有些跃跃欲试,可单单是画一个精美的图案就成了一道难题,更别说再剪出来了。我意识到,看似简单的操作,实践起来也并不容易。是啊,哪有你们简单就能完成的事呢,不跟着流程走一遍,我永远都不会知道看似简单的剪纸也蕴含这么多门门道道。
很快这些小孩就都画好了图案,举手示意要用剪刀(因为剪刀有限且较为危险,剪刀由教师在使用时发放),但大家都热火朝天的准备大展身手时,有一个小女孩还在埋头画着一个令人看来眼花缭乱的图案。我好奇询问:“你为什么要画这么复杂的图案啊?”小女孩拿出了她的作品集自豪地指给我看,说“老师,我妈妈教过我这个,你看我以前剪的。”小女孩的作品不像本人还很稚嫩,她的剪纸已经十分成熟了。我很高兴能有小女孩和她妈妈这样的人,只有这样的人多起来,文化传承才会更容易一些。
吵吵闹闹的剪纸环节结束,带课教师下课前再次强调重点。这节课是在讲剪纸,却又不单单是在讲剪纸,剪纸作为特色文化具有重要地位,它是传统文化的象征。所有的传统文化都是因为有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进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肩负时代重任的我们,有义务为这些正在消失的文化瑰宝出一份力,接过前辈手中的传承,点亮薪火。其实我知道,现在的他们可能没办法完全理解我们说的话,但是我们不是这样做的第一个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我们只需要让他们心中埋有这样一颗种子,总有一天,他们再听到似曾相识的话语,种子萌发,也会理解我们今天的教导。
几千年的历史传统文化何其多,剪纸不过只是冰山一角。但是这些传统文化渐渐的都淡出人们的视线,成为一种兴趣,一种历史,更甚于一种记载,一种惋惜。华夏素有文明古国之美称,若是失了文明支撑,便唯余古国二字,这美便也少了几分。剪纸背后所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需靠各族人民同心协力,传承赓续。
时间:2023-08-16 作者:王楠 来源:王楠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