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暂绽放,深远涟漪
2023年7月20日,跟随兰州大学医疗科普之大肠卫士宣讲团的探寻脚步,我踏入兰州市榆中县夏官营镇,开启了为期21天的支教之途。
乡村支教是一项有力促进教育公平和发展的志愿活动,尽管时间有限,但若能尽善尽美地完成,其发挥的意义不可小觑。乡村支教活动通过为偏远地区的学生提供教育支持和关怀,不仅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产生积极影响,更为整个社会提供了人文价值,带来了深远改变。
乡村支教的挑战
乡村支教活动的时间通常较短,志愿者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内容讲授,与学生接触和交流。这种短暂性给乡村支教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时间如何安排?教学内容怎样准备?怎样才能实施个性化教学?如何才能确保效率最高化?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关注学生情感和心理需求?这些挑战不容小看,没有完备的措施应对,这次支教很可能就成为一次“华而不实”“徒有虚名”或“表面功夫”的支教,而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对当地学生产生一定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既要将目光放长远,着眼整个支教过程,统筹安排;又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注重细节,力求将每一节课、每一个活动、每一次交流做到位,这样积小成多,才能发生质变。这质变,确能“补益山海,增辉日月”。
乡村支教的心理影响
乡村支教对学生的心理成长和自信心培养有着重要作用。在支教过程中,志愿者不仅传授知识,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着力使他们在个人发展中更加全面。同时,志愿者的关爱和鼓励也能为学生带来情感上的支持,使他们对自我更具信心。此外,志愿者本身就是他们看向外界的一扇窗。透过这些志愿者,学生能在一定程度上看到未来的“诗与远方”,看到无数的可能性,从而燃起他们对未来的希望与梦想。
乡村支教的社会影响
乡村支教不仅能对学生个人产生积极影响,还能在社会层面带来显著的变化。首先,乡村支教通过激发社会责任感,培养教育公平意识,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公平发展;其次,乡村支教为城市青年提供展现社会责任的平台,促进他们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参与意识的培养;最后,乡村支教的成功经验和模式也能够提供改善乡村教育的借鉴和启示,有益于推动整个乡村教育体系的发展。
乡村支教的可持续发展
要源源不断地发挥乡村支教的积极作用,就要实现乡村支教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个人的共同努力。首先,政府应增加对乡村支教的投入,建立完善的政策和机制,提供更多的经费和资源支持;其次,社会组织应加强与乡村支教项目的合作,培养更多支教志愿者和专业教师;再者,个人要积极参与相关支教活动,并向身边的人大力宣传;同时,社会组织和个人也可以通过捐款、捐物等方式参与其中。
乡村支教,从另一种意义上说,是为乡村儿童搭建外界的桥梁。这个工程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努力和支持,我们都是社会的一份子。对于乡村支教,我想说,不求伸手可摘星,但求细水长远流。既要有支教期间短暂而绚丽的绽放,也要有后期泛起的不断扩大的涟漪,而后者,更是我们完成这项伟大工程的关键。
通讯员:吴昔
时间:2023-08-16 作者:吴昔 来源:吴昔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