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这句话点明了读书的意义。在当下这个冬日,夜色早早地铺展开来,城市的灯火在窗外闪烁,透着丝丝凉意。我坐在桌前,周围安静得能听见挂钟指针走动的声音,面前的书随意地翻开着。
读书,其实就是站在前人肩膀上求知。每一本书都是作者知识和思想的汇聚。他们把自己的所学、所思、所感,毫无保留地写在书中。我们阅读时,就像在与他们对话,从中汲取知识,让自己变得聪慧。凭借这些知识,我们看事情更透彻,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细节;做事也更有把握,知道怎样做才最合适。
阅读能打破我们自身的局限。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人的生活。那些精彩的故事、独特的见解,让我们的思维不再受限。曾经觉得生活平淡无奇,可在书中,我们发现了无数种可能的生活方式。阅读让我们明白,生活不止眼前的模样,还有更多的精彩等待我们去发现。
然而,看看周围的现实,读书的氛围似乎越来越淡。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被各种事务填满。工作的压力、生活的琐事,让大家疲惫不堪。手机和网络占据了人们大量的空闲时间,大家沉迷于短视频、游戏和各种即时信息,很难静下心来读一本书。
在城市的地铁里,人们行色匆匆,多数人都低头盯着手机屏幕。公交车上,也很少有人拿着书阅读。走进咖啡馆,原本安静读书的场景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大声地谈论工作,或是沉浸在电子设备的世界里。
就拿我身边的朋友来说,以前大家还会一起讨论看过的书,分享读书心得。可渐渐地,聚会变成了玩手机、聊八卦。当被问到最近读了什么书时,大多数人都一脸茫然。我们在生活的漩涡中越陷越深,却忘了书籍才能帮助我们摆脱困境、提升自我。有段时间,学习特别忙,回到宿舍就只想躺着刷手机。当我终于有时间拿起书时,发现自己很难集中精力。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似乎都变得陌生起来。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在忙碌中渐渐疏远了书籍。
在这个冬日的夜晚,我思考着这些。我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却忘了给心灵补充养分。书籍,曾经是我们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如今却被我们冷落一旁。
我们是不是该慢下脚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在忙碌的生活中,抽出一点时间来读书。不需要太多,哪怕每天只有十几分钟。让自己沉浸在文字的世界里,感受知识的力量,让心灵得到滋养。也许,当我们重新与书籍为伴,会发现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美好,也能找到应对现实难题的勇气和智慧。
作者:柴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