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隐《海滨故人》中现代女性的感情困境

 
  一.追求自由爱情又困于社会现实
《海滨故人》中四个主人公,各有各的爱情理想和追求方式,但最后都各有各的不幸。最典型的就是露沙,她爱上了有妇之夫梓青,又因为同样作为女子而共情于另一个女子——梓青的妻子,所以露沙以为“身为女子,已经不幸!若再被人离弃,还有生路吗?”而选择与梓青继续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将自己的爱恋深藏于心,隐匿于世。
 一方面,由于追求自由之恋爱和对精神生活的看重,露沙自然无法放弃对梓青的爱情,但是初觉醒的知识青年女性露沙犹如汪洋上飘浮的一叶小舟,孤独无依,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 在这种情况下, 她和朋友们一样渴望找到自己的异性同行者, 同舟共济,并且她们理想中的男子汉, 往往是精神上的慰藉者和凭依者,是她们理想的爱人,他们的恋爱也是带有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的意味, 而不是灵肉合一的、健全的爱;由于周围黑暗环境的挤压和她们的孤苦无依导致她们寻求精神支持和安慰的渴求压倒了她们本身的正常生理需要。而她们理想中的男人从来就没有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形象在作品中出现过,他们更多的只是出现在现代知识女性的幻想中, 带有很大的想象性与虚构性,这也是露沙受困于爱情苦闷的原因之一,但这是刚刚觉醒的她和她们所没有意识到的。
另一方面,她又非常在意社会舆论和世俗对他们关系的恶性评价,她不愿承受也承受不起谣言的攻击和社会的恶语相向,正如她写给云青的信中说到的那样:梓青与沙之情爱,成熟已久,若环境顺适。早赋于飞矣,乃终因世俗之梗,夙愿莫遂!沙与梓青不能铲除礼教之束缚,树神圣情爱之旗帜,特人类残苛已极,其毒焰足逼人至死!是可惧耳!通过露沙的这一番话,正面直接地写出作为青年女性的她已经能够清楚地明了社会现实对自己的压抑与禁锢,体现出她在追求自由爱情的同时又受困于封建思想和社会现实的困境。
二.追求婚姻又否定婚姻
这群年轻的知识女性时常在感叹青春时光的流逝,担忧未来的迷茫,反复追问“人生到底做什么”而始终不得解,被卷入愁海的同时,她们也在默默接受着现实社会对她们的推动,一个个在对爱情充满迷茫又怀有神圣之心的追求和接受中,也在摸着石头过河,融入生活的洪流并在其中去探索和挣扎。她们知道从前无忧无愁的环境在一天天消失,然而“感情的花,已如荼如火地开着,灿烂温馨的色相,使她们迷恋,使她们尝到了甜蜜的爱的滋味”,但是她们也同时了解了这甜蜜滋味中苦恼的意义。她们在面对各自不同的爱情困境时,又似乎是在清醒地堕落,她们一边追求自由的爱情,一边在看到莲裳自由的爱情有了看起来美满结果的时候,不自觉地认为“仿佛莲裳是胜利者的所有品,现在被胜利者从她们手里夺去一般,从此以后,往事便都不堪回忆!”除了是对友情即将渐淡的感伤,其中也隐含着她们内心对婚姻的否定和拒绝,她们知道曾经的“海滨故人”已不再完整并且无法完整了,她们知道婚姻终会将她们绊住,然而她们还是自觉或不自觉的、甘愿或不情愿地进入了婚姻这座围城。
宗莹要结婚时,在露沙作为旁观者的视角中描述道,“这时宗莹收拾得额覆卷发,凸凹如水上波纹。耳垂明档,灿烂与灯光争耀,身上穿着玫瑰紫的缎袍,手上戴着订婚的钻石戒指,锐光四射。露沙对她不住的端详,觉得宗莹变了一个人。以前在学校时,仿佛是水上沙鸥,活泼清爽。今天却像笼里鹦鹉,毫无生气,板板地坐在那里。”这里更加直接坦白地诉说着一段婚姻会如何埋没着女性的独立。事实证明,婚姻就是她们离开原生家庭而又重新进入另一个家庭的牢笼。
在无趣的“胜利”的婚姻面前,在人生价值无法实现之时,这群女性虽然选择反抗,却纷纷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通过身体生病这样消极的方式来表示不满和反抗,选择消亡自身从规范中逃离,她们或者抑郁而病,或者颓丧而死。露沙回忆她曾经的朋友时提到“已和人结婚——很不得志,得了肺病,将来能否再见,就说不定了”。“宗莹结婚后,不到一个月,便患重病”。“心悟在结婚前生了场大病,并且亲手断送了自己的婚姻”。露沙更是极端不幸,最后“于月光临照之夜,同赴碧流,随三闾大夫游耳”。她们在婚姻的命途中多以悲剧收场,这并非她们所愿,但又是她们无意识或者清醒的无可奈何的选择。然而她们终是牺牲在探寻人生和婚姻之路上了!
从《海滨故人》中几个觉醒的新时代女性身上可以看出,她们虽然坚决从家庭中走出来,“千方百计和父母要求进学校”但是进入学校,即离开家庭踏入社会,开始她们自己的解放之旅,然而她们终于尝到了青春的苦闷和人生的苦楚,渐渐发现“越有知识,越与世不相容”,觉得“读书自苦”,发出“究竟知识误我?我误知识?”的疑问。离开家庭时的坚决在面对社会和人生困境时却没有表现出来。正如鲁迅先生所说, 娜拉出走以后, 只有两种可能, 一是堕落, 二是回来。她们这些很有抱负的朋友,在出走后几经周折,也不过是发现了找不到人生出路,并且停滞在痛苦的追寻中无法解脱,甚至几乎同样以身体的病痛和死亡来反抗社会,但这种消极、以自我的消亡来消解和反抗男权社会的方式本身就是一种“投降”,同时,更是一种潜意识的顺从。
三.对无意识顺从发出反抗宣言
纵然是描写女性悲剧命运,但通过这样的悲剧揭示出“唯有反抗,才能得到幸福”,对当代女性追寻真正的精神独立有着深刻的警世作用。《海滨故人》中最典型的悲剧代表就是云青,当然在这里她是作为一个未反抗者而牺牲的反面教材。云青本来“想作一个完美的教育家”,可是面对赵蔚然的苦苦追求,她不可能无动于衷,无奈父亲并不喜欢这种儒弱的书生,更青睐于有政治手腕的、相貌魁梧的青年人,所以云青并没有反抗,而是默默接受了父母安排的人生,“她宁愿眼泪向里流,也绝不肯和父母说一句硬话”,直到后来蔚然接受父母介绍的相亲对象并且结婚,云青便心如死灰,回家教书,在此期间写了一篇小说叫《消沉的夜》,里面有段话让人触目惊心,“已往的事,悲伤无益,但是你要知道许多青年男女的幸福,都被这戴紫金冠的恶魔夺取了!你看那不是他又来了,她忙忙向那白衣女郎手指看去,果见一个青面獠牙的恶魔,戴着金碧辉煌的紫金冠,那金冠上有四个大字是‘礼教胜利’。”
云青的悲剧反映出女性屈从于封建礼教,不能自己主宰命运,从而导致了人生的悲剧。而庐隐写这个,就是为了呼吁女性去反抗,去斗争,为了自己的幸福与自由同万恶的封建礼教作殊死搏斗。
时间:2023-12-09 作者:赵云艳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 关注:
校园文学推荐
  • 返乡
  • 过去的沉重成为枷锁,我是诞生于愚昧中的儿子,可愚昧与封建偏偏将我培养为一个聪明人,于是聪明人永远为自己的清醒而痛苦
  • 12-09
  • 桃之“妖妖”,我心念念
  • 冬离春临,春去夏至,夏末秋往;芽冒又落,叶繁又疏,花开又败。这是一年四季亦是故居院中那年年复年年的桃树。
  • 12-09
  • 紧跟时代,正确“审丑”
  • 随着时代发展,“丑文化”慢慢渗透于人们的生活之中。“丑文化”可以从历史发展角度,内容,形式和效果四个角度来理解。我们可以从四
  • 12-06
  • 做时代新人,发时代新声
  • 今年是2023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第一百零二个年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之际,是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之初,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
  • 12-06
  • 活埋
  • 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校园,却被重压和痛苦所埋葬,像是溺水的不幸者,只能去抓住最后的浮荡。
  • 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