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挖掘和传承荣昌四宝所蕴含的文化价值,2025年7月9日,在学校带队老师的指导下,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荣昌四珍非遗探研:特色畜禽与传统工艺协同传承计划”三下乡实践团来到了荣昌折扇厂进行参观学习。成员们亲身了解了折扇厂的发展情况、折扇制作过程,并探索出非遗传承的新路径,充分挖掘折扇背后的文化价值,让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与发展。 折扇厂的尹春莲老师热情接待了实践团的来访,带着团队成员细细品读荣昌折扇的故事——从悠久历史到深厚底蕴,从精湛工艺到制作巧思,真切感受传统手工艺在当下的鲜活生命力与独特韵味。

(图为折扇厂大堂 肖榆供图)
“溯源发展历程,感悟匠人传承。”荣昌折扇厂作为当地传统工艺的“活名片”,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尹老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折扇厂的发展历程。从1959年最初的小作坊起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逐步发展成为如今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手工艺品生产基地。她详细讲述了折扇厂在传承与创新中走过的每一步,每一个阶段都凝聚着匠人的心血和智慧,这让团队成员们对传统手工艺的“守”与“变”有了更深入的体会。

(图为尹春莲老师为实践团成员讲解折扇厂的历史 李湘供图)
“细观制作工艺,领略非遗魅力。”在制作工艺展示环节,尹老师现场精心制作折扇。对于如何使扇骨之间的间距相等、如何让扇面平整,她都很仔细的向大家讲明。团队成员们被这些精湛的技艺深深吸引,纷纷感叹传统手工艺的博大精深。她手法熟练,专注而细致,每一个动作都透露出对工艺的尊重和热爱。通过与尹老师的交流,团队成员们了解到,制作一把优质的折扇往往需要花费数天甚至数周的时间,历经145道工序,正是这种对品质的执着追求,才使得荣昌折扇能够在众多手工艺品中脱颖而出,成为非遗文化的瑰宝。

(图为尹老师现场精心制作折扇 刘冰清供图)
实践团成员也派出代表现场体验折扇制作的具体过程。看似简单的步骤,实际操作起来却颇有难度,从扇骨的排列到扇纸的粘贴,需要格外细致与耐心。“原来一把小小的纸扇,要经过这么多道工序,每一个细节都不能马虎。”体验折扇制作的实践团成员感慨道。通过亲手实践,成员们更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手工艺的复杂性与严谨性,深知工匠们历经磨砺才能掌握技艺,他们不仅是手艺人,更是传统文化的守护者与传承者。

(图为尹老师指导同学制作折扇 杨荣凤供图)
“实践深化认知,共盼传承新篇。”此次活动使团队成员对荣昌折扇的制作工艺有了直观的了解,同时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手工艺的独特魅力和传承的重要性以及荣昌折扇背后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匠人的智慧结晶。尹老师希望有更多支持折扇非遗文化传承发展的好政策,帮助荣昌折扇走的更远,为折扇项目更好地发展注入动力。实践团成员还意识到,非遗不仅是技艺的传承,更是文化的传承,应该动员全社会的人一起来打造我们的非遗保护生态链,只有人人都有传承非遗意识,人人都是非遗传承人,就能将非遗焕发出新的光彩,在现代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

(图为实践团成员折扇厂合影 陈媛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