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艺路向汕”突击队初遇南澳,趣味破冰点亮童心向“汕”行

7 月 12 日,广州新华学院艺路向汕突击队在汕头市南澳县后宅镇中心小学,启动 “以渔拓美 以文育人” 美育成长训练营开营仪式暨破冰活动。作为为期 8 天支教工作的首个环节,此次活动通过团队展示与互动游戏,促进师生相互熟悉,为后续美育课程开展搭建沟通桥梁。
上午 8 时 40 分,开营仪式准时开始。总指导老师杨儒向五年级学生介绍了团队构成:这支来自广州新华学院的实践队伍,其涵盖美术、心理、播音、音乐、书法等多个课程的专业队员,将在 8 天内开展多样化美育课程。随后,队员依次进行身份说明,队长黄彩希以 “云吞老师” 为昵称介绍美术教学计划、课程安排、课堂规则等,队员罗嘉淇明确心理辅导与摄影记录职责,队员吴佳钰则重点提及书法课程中传统文化的融入,简洁明了的介绍让学生对课程安排有了初步认知。

(图为广州新华学院“艺路向汕”突击队带队杨儒老师讲话 沈逸圳 摄)
紧接着,是孩子们的自我介绍环节,不少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兴趣特长。有的孩子说自己擅长体育,有的说自己喜欢画画,有的说自己喜欢播音,有的比较内向的同学小声说喜欢做手工,同学们的爱好丰富多样,老师听到同学们的分享都会鼓励他们;队员戴小雨在旁记录:“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这些兴趣能成为后续课程的切入点。”
(图为后宅镇中心小学同学自我介绍 姚赞润 摄)
教室内的 “击鼓传花” 游戏进一步活跃了氛围。云吞老师播放节奏明快的乐曲,学生按座位顺序传递玩具熊,音乐骤停时持熊者需完成即兴展示。张悦同学在玩具熊落到手中时,略显紧张地完成了折纸表演,其折出的千纸鹤引发周围同学的模仿兴趣,原本安静的后排学生也主动询问折纸技巧,互动范围逐渐扩大。

(图为广州新华学院“艺路向汕”突击队队长黄彩希带领同学玩破冰小游戏 徐婉婷 摄)
午后进行的 “一元几毫” 游戏考验了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按照规则,男生代表 5 角、女生代表 1 元,云吞老师随机报出金额,学生需在 10 秒内自由组合成对应数值。首次报出 “2 元 5 角” 时,部分学生因犹豫未能组队,经过两轮尝试后,越来越多的学生掌握配合技巧,课堂上出现小跑找搭档的活跃场景。
“创意大爆炸” 主题绘画活动将氛围推向高潮。6 个小组围绕 “彩虹海” 主题接力作画,每组的学生轮流添笔,在 30 分钟内完成作品。第一组以海岸线为基础,后续的小组成员陆续添加太阳、灯塔、南澳大桥等元素,其中一组在画面角落画上 “会飞的鱼”,引起同学们的热烈讨论。队长在点评时肯定了各组的创意表达,强调艺术创作中想象力的重要性,为后续美术课程埋下伏笔。
(图为后宅镇中心小学同学绘制“彩虹海” 主题画 罗启盈 摄)
活动期间,宣传组的队员用镜头记录下多个细节:有学生主动帮同学捡拾掉落的树叶,有内向的学生在小组绘画中逐渐参与讨论,还有学生在课间向老师请教课程相关问题。负责调研的队员观察到,经过多轮互动,学生与老师的对话频率明显增加,课堂纪律也从最初的喧闹逐渐转向有序参与。
夕阳斜照进教室时,第一天的课程悄悄落幕。看着孩子们挥手说“明天见”的背影,我们知道,这场关于美的相遇,才刚刚开始。八天的美育支教,第一天就像一颗种子,在笑声里、在画笔间、在童言中,悄悄埋下。接下来的日子,我们期待和这群孩子一起,把创意画成画,把声音唱成歌,让美育的嫩芽,在南澳的阳光下慢慢长大。接下来的 7 天里,实践队将按计划开展植物拓印、贝壳装饰画、非遗纸浆画等活动,持续推进美育教学与实践结合。
 
                                                                                                                                                                                                                                                                                                                                  通讯员 全嘉欣 洪佳佳 钟依婷 廖建辉
 
作者:艺路向汕社会实践队 来源:广州新华学院
发布时间:2025-07-31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