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探寻古韵文脉 赋能非遗新生——“荣昌四珍非遗探研”实践团解码万灵古镇文化基因

7月11日,为深入挖掘荣昌地区特色非遗文化,探索传统工艺与特色畜禽产业协同发展路径,“荣昌四珍非遗探研:特色畜禽与传功工艺协同传承计划”实践团走进重庆荣昌万灵古镇及湖广会馆,以实地调研为笔,书写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的青春答卷。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盐运古道的创意照 向薇摄)
万灵古镇枕山临水,青石板路镌刻岁月痕迹。实践团成员穿梭于明清风格建筑群中,在大荣寨古城墙下聆听盐运古道故事,于赵氏宗祠里触摸家族迁徙脉络。古镇以“水码头”文化为魂,吊脚楼群依岸而立,码头遗迹诉说着昔日“白日千人拱手,夜晚万盏明灯”的商贾盛景。成员们通过走访老匠人,详细记录了古镇特有的造船技艺与航运习俗,探寻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的活化路径。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盐运古道的创意照 张秫摄)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湖广会馆前的合照 陈媛摄)
在湖广会馆,实践团成员被精湛的木雕、石雕艺术所震撼。戏台藻井的镂空雕花、门楣上的《三国演义》浮雕,将移民文化与巴蜀风情巧妙融合。更令人惊喜的是,会馆内定期开展的川剧变脸、荣昌陶器制作体验活动,让传统技艺焕发新生。成员们通过访谈工作人员,了解到会馆通过“非遗工坊+研学基地”模式,将川剧表演、陶艺制作与荣昌白鹅、安陶等特色产业结合,走出一条文化赋能经济的创新之路。
此次实践不仅让成员们沉浸式感受万灵古镇的历史底蕴,更深刻理解非遗传承与产业振兴的共生关系。实践团表示,将整合调研成果,推动荣昌非遗文化与特色产业深度融合,助力地方文化名片打造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 胡佳琪 刘冰清 肖榆 郑郁川 来源:重庆人文科技学院"荣昌四珍非遗探研:特色畜禽与传功工艺协同传承计划"实践团
发布时间:2025-07-31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三下乡推荐
  • 从 “中国之乡” 到三产融合,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