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一苇益航”志愿服务团走进乡村课堂,开展“启智自我认知”思政课活动,用青春行动为青少年心灵成长架桥,让思政教育在实践中扎根。

图为志愿者老师在讲课。王娜供图
课堂以“理想锚定”为开篇,抛出“想成为与不想成为的人”思辨问题。学生们踊跃回应,在“愿做逐光追梦者”“拒当消极躺平人”的答案里,勾勒价值方向,让理想信念教育落地生花。

图为志愿者老师在和学生交流想法。王娜供图
为破“自我认知盲区”,团队设计多维互动:“探索自我”环节,学生匿名书写烦恼,借“角色互换讨论”理解责任重量。

图为学生们在帖自己写的想法。王娜供图
“双轮轴成长图”活动中,彩色便签分贴“优势”与“待突破”板块,直观呈现成长轮廓。沉浸式体验让抽象认知具象化,助力学生明晰成长路径。

图为志愿者老师在总结课堂内容。王娜供图
课程收尾,“成长契约”环节里,学生写下自我期许,将思政教育延伸至课后。从课堂思辨到实践深耕,“一苇益航”以青春视角讲思政,把“自我认知融入成长叙事,为乡村青少年点亮逐梦灯塔,更让志愿实践成为思政育人的鲜活课堂,书写校地协同育人的温暖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