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籽籽同行”开展双轨实践活动 赋能山区学生成长

         广东科技学院赴三水“籽籽同行”突击队于2025年7月15日前往广东省清远三水瑶族乡三水民族小学组织开展为期10天的支教活动。第一天活动内容为扎染文化体验与网络安全教育活动。两项活动以实践为核心,分别从非遗传承与安全防护角度,为当地学生提供多元成长支持。

      扎染文化体验:系统传授非遗技艺

         上午开展的扎染活动分为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两部分。支教老师首先介绍扎染的历史沿革,明确其起源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唐代进入兴盛阶段,北宋后持续传承至今,并结合《齐民要术》相关记载,说明蓝靛染料的传统制作与应用原理。
图为老师分享扎染知识。“籽籽同行”突击队摄
讲解中,重点解析“捆扎”与“染色”的工艺逻辑:通过演示不同捆扎力度(紧扎形成明显留白、松扎导致染料渗透范围扩大)和染色时长(10分钟至30分钟的颜色深度差异),让学生理解操作参数对成品纹样的影响。
图为学生们讨论扎染方法。“籽籽同行”突击队摄
实践环节,支教组提供标准化材料(纯棉白布、蓝靛染料、皮筋、塑料盆等),学生按步骤操作:先将棉布充分浸湿,再根据设计需求进行折叠、缠绕、捆扎,随后浸入染料静置规定时长,最后拆去捆扎物完成作品。
过程中,学生分组创作,作品涵盖几何纹样、自由纹理等类型,部分作品融入当地瑶族传统图案元素。活动结束后,所有成品统一晾晒,用于后续校园文化展示。
图为优秀学生作品展示。“籽籽同行”突击队摄

      网络安全教育:聚焦诈骗防范实效

         午后的安全教育课程围绕网络诈骗防范展开。支教老师以3起山区学生遭遇的真实案例(“冒充助学机构诈骗”“游戏账号交易诈骗”“刷单返利诈骗”)为样本,分析诈骗分子的操作流程:包括信息获取、诱饵设计、心理诱导、转账实施等环节,明确此类行为可能造成的财产损失、个人信息泄露等后果。
图为老师分享防溺水知识。“籽籽同行”突击队摄
         为强化认知,课程设置情景模拟环节。学生分组还原“虚假中奖信息诱导点击链接”“冒充班主任要求转账”等场景,老师在旁记录关键环节,随后针对性拆解:指出“限时领奖”“紧急操作”等话术的误导性,强调“官方渠道核实”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总结“三不一要”防诈原则:不轻信陌生信息、不透露个人及家庭信息、不点击不明链接,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向老师或家长求助。
“籽籽同行”支教组负责人表示,此次活动通过“非遗+安全”的组合设计,既填补了当地学生在传统工艺认知上的空白,又提升了其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下一步,支教组将根据本次活动反馈,优化课程设计,持续开展类似实践活动,为山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成长支持。
         此次活动的开展,为民族地区校园文化建设与安全管理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经验,实现了传统文化传承与实用技能培养的有机结合。
 
作者:广东科技学院”籽籽同行“突击队 来源:广东科技学院”籽籽同行“突击队
发布时间:2025-07-19 阅读:
三下乡推荐
  • 献身边关处,芳华护胡杨
  • 在巴尔鲁克山的风沙里,有一群身影接过了岁月的接力棒——孙龙珍民兵班。她们的名字,连着一位29岁烈士的热血:1969年,孙龙珍怀身孕勇
  • 07-20
  • 烙绘边关景,笔凝山河情
  •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上,杨新平以烙铁为笔、以火为墨,用30余年坚守,成为兵团现代套彩烙画创始人与非遗传承人。他深
  • 07-20
  • 守得寸土暖,平凡即山河
  • 为深入了解兵团生活的真实面貌与兵团工作者的奋斗历程,今日我们聚焦于“兵团生活与兵团工作经历”这一主题,邀请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
  • 07-20
  • 三下乡看乡村振兴:湘西泸溪达岚镇的实践与启示
  • 三下乡|柠檬里的“电精灵”:重庆大学“智创乡行”实践
  • “一苇益航”志愿服务团:电商直播售花,青春赋能乡兴
  • “一苇益航”开展物理实践课程:玩转小实验,揭秘大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