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滴水行动之海韵文耕小分队的师生们,在高塘渔业办公室负责人的带领下,开启了一场深度渔业探索之旅。上午,学员们深入了解了高塘渔船概况与渔业管理体系;下午,他们亲身登上渔船,细致考察其结构与作业流程。这次沉浸式的实地探访,不仅深化了成员们对高塘渔业的认知,更为他们未来的教育实践活动采集了宝贵的实践素材和源头活水。
一、守护蔚蓝渔场:高塘渔船管理及渔业设施建设纪实
上午小分队的成员们跟随渔办相关负责人前往金高椅码头,了解高塘渔船及渔业管理概况。在与渔办相关负责人交流的过程中,小分队成员们了解到:象山部分渔船为属地管辖,非浙江省或农业部正规批准,承担旅游运输、物资补给等功能,高塘乡镇因缺乏渔政执法船,常借助这类船只开展海上巡逻,尤其在禁渔期排查偷捕、违规作业等情况。渔船方面,当前禁渔期多停在码头修造,以提升渔船的安全性和作业效率;作业上,渔船与运输船分属渔政部门和交通、海事部门管辖,渔运船会与多艘渔船结队作业以提高效率;渔业管理中,渔办指挥中心可通过监控监督船员状态,故近年海上安全事故率下降;同时有清港行动,还存在近海养殖鱼排等渔业相关设施。
通过此次交流,小分队成员们不仅深入了解了象山渔船及渔业管理的概况,还感受到了政府对渔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高度重视,也为下午对渔船和渔民的深度调研奠定了基础。

二、登船探秘渔业密码:从驾驶舱到甲板的实践观察
下午小分队成员们前往金高椅码头,在另一位渔办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登上渔船,对渔船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考察。成员们首先参观了渔船的驾驶舱,了解了渔船的操作系统、导航设备以及通讯手段,深刻体会到现代科技在渔业中的应用。在交流过程中,渔办相关负责人还向小分队成员们展示了渔业管理系统的操作界面,通过监控系统可以实时查看渔船的位置、航向、速度等信息,以及船员的工作状态,确保海上作业的安全。同时,负责人还介绍了清港行动的具体内容和成效,包括清理海上漂浮垃圾、拆除违规搭建的渔业设施等,以维护海洋环境的整洁和生态平衡。

随后,小分队成员们走进了渔船的储藏室,这里堆放着各种渔具和捕捞设备,他们详细询问了这些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保养技巧,对渔民的捕捞作业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储藏室内,渔网、鱼叉、钓鱼竿等工具一应俱全,每一样都承载着渔民们对海洋的敬畏与依赖。成员们通过渔民的讲解,了解到不同渔具适用于不同的捕捞环境和鱼类,而保养技巧则直接关系到渔具的使用寿命和捕捞效率。在交流中,渔民们还分享了他们多年积累的捕捞经验,如何根据季节、天气、水流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捕捞时间和地点,以及如何识别鱼类的活动规律和习性。这些宝贵的经验让小分队成员们对渔业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也让他们更加敬佩渔民们的智慧和勤劳。
最后小分队成员们登上渔船的甲板,亲眼目睹了渔民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正忙着整理渔网、修补船只,为即将到来的捕捞季节做准备。渔民们熟练地操作着各种工具,他们的动作既迅速又准确。成员们注意到,渔民们在整理渔网时,不仅检查网线的完好程度,还细心地将网结重新打紧,以确保在捕捞过程中不会出现漏洞。而在修补船只时,他们更是精益求精,哪怕是最微小的裂缝也不放过,用特制的材料仔细填补,以保证船只的坚固和耐用。看着渔民们忙碌的身影,小分队成员们深刻感受到了渔业生产的艰辛与不易。他们意识到,每一份海鲜的背后,都凝聚着渔民们的辛勤汗水和智慧结晶。同时,成员们也深刻体会到了渔业管理的重要性,只有加强渔业管理,合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才能确保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让渔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通过这次实地探访,小分队成员们不仅深入了解了象山渔船及渔业管理的概况,还感受到了政府对渔业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高度重视。他们表示,将把这次探访的经历和所见所闻融入到未来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们关注海洋生态环境,提高保护海洋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