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走进诗画之乡鄠邑探寻农民诗歌发展新前景

         7月16日早,实践队成员带着满心欢喜来到了农民诗画之乡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西郊村,也是著名农民诗人李强华的故乡。在这里实践团成员参与了由陕西农民诗歌学会的各位作家老师们为本次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社会调研活动组织开展的在西郊村的校村联动活动。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西郊村与陕西农民诗歌学会的作家老师们的合影。 赖峪楦 摄
         炎炎夏日,挡不住作家老师们的赤诚之心。实践团成员到达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西郊村创研基地,作家老师们早早的为此次活动做了万全的充分的准备。活动第一项实践团的两位成员朗诵了苦果老师特别为本此活动倾情创作的诗歌《走农家路,读农家诗,吃农家饭》本诗写得十分动人,字字真切,将实践团成员在社会实践调研活动中的真切经历都生动表现出来。活动第二项,介绍了本次大会的嘉宾,有陕西农民诗歌学会顾问耿朝晖老师、甘亭街道关工委秘书长王隋唐同志、陕西农民诗歌学会名誉会长李兴团老师、陕西农民诗歌学会党支部书记杨民社同志、《画乡诗社》主编王连生老师、陕西农民诗歌学会副会长陈亚琴同志与苦果同志,以及甘亭街道关工委骨干成员姬仁斌同志、何志荣同志以及鄠邑区文艺界多位知名人士。王隋唐同志向参与活动的实践团成员介绍了西郊村的历史,讲述了西郊村与文学与农民画的渊源,讲述了西郊村未来的发展目标,对实践团成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实践团成员的大学生身份给予厚望。
         陈亚琴老师也代宣读了现任陕西农民诗歌学会会长李雪如老师的贺信,信中表达了对实践团成员行动的肯定,也给予一定希望,最后再次鼓励了实践团成员们的想法。还代读了陕西农民诗歌学会终身名誉会长初红老师为此次活动创作的诗歌,诗歌字字恳切,字字蕴含鼓励与希冀,给实践团成员带来了莫大的鼓舞。杨民社同志也对此次活动表示大力支持。最后耿朝晖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陕西农民诗歌一定会越来越好!”这激情澎湃的发言,也让实践团成员点燃了为文学发展贡献自己力量的火把。
活动结束后,实践团成员对刘英桃老师进行采访,站在农民文学创作者的角度展开农民文学发展的现状问题调研。刘英桃老师是一位伟大的环卫工人,每天早晨4、5点钟起床上班,对街道进行打扫和清洁,在基本上全年无休的工作要求下,刘英桃老师知道实践团成员的到访还为实践团成员亲手制作了菜卷、锅盔和韭菜盒子。通过实践团成员的采访调研,了解到刘英桃老师的创作是偶然的,她在一次偶然热心帮助别人打扫卫生的机缘巧合下了解、接触到了农民诗歌,英桃老师创作的第一首诗歌是关于疫情下人们的生活问候方式改变的诗歌,自此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在创作的道路上越行越远。老师始终认为工作是其第一位,写作是业余的爱好。老师会把生活当中的素材运用到诗歌中,灵感不从别人出汲取,只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寻。
         最后实践团成员对苦果老师进行了采访,苦果老师写作时间持续长,因为生活阅历丰富,老师所创作的诗歌题材也是多种多样,不仅涵盖农民的生活等,还包含了社会现实、婚姻爱情等等。这种广泛的阅历,也让老师对新媒体发展有不同寻常的认识,在大多数作家抱着“遗世而独立”思想的背景下,苦果老师注册了各种各样的社交媒体软件,在各个软件上积累了大约3万的粉丝,也为自己的创作打下坚实的读者基础,对于新媒体的发展苦果老师给予实践团成员了四个字“与时俱进”。

图为实践团成员采访苦果老师。罗雨佳 摄
          走进鄠邑这个农民诗和农民画的故乡,实践团成员对陕西农民文学的认识更加深刻,更加贴切。这种认识为陕西农民文学的发展一定会带来更强劲,更有力的支持作用。


 
作者:王嘉玉 来源:西安外国语大学
发布时间:2025-07-19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西外学子户县行探乡土文脉访文学初心
  • 桃香漫普梯:民族同心路,青春助力行——长安大学赴贵
  • 苏城实践团深耕调研,解码老年群体智能机器人需求
  • 西外学子三下乡诗联鄠邑润乡土笔耕西郊话真情
  • 西外学子三下乡深入鄠邑寻诗情画乡文脉共传承
  • 走进诗画之乡鄠邑探寻农民诗歌发展新前景
  • 南京财经大学:“钢城绿舟”团队深度调研安徽马鞍山马
  • 图话实践 长安大学弘扬“两路”精神实践队赴青海省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