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指尖跃动夏日趣,童心巧绘成长卷

光影交织处,一场关于夏天的热烈对话午后的阳光像被打碎的金箔,透过儿童服务站的玻璃窗,在地板上拼出晃动的光斑。志愿者们刚将 “夏日粘土派对” 的横幅系在墙绳上,红底黄字的布料还在微风中轻轻摆动,身后便传来一阵细碎的骚动 —— 三十双清澈的眼睛齐刷刷聚焦过来,像藏着整片星空的琉璃盏。“说到夏天,你们脑海里最先蹦出来的是什么呀?” 志愿者温老师的话音刚落,前排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猛地从椅子上弹起,两条小辫子随着动作甩出活泼的弧线,奶声奶气的声音里裹着雀跃:“是爷爷从菜窖里抱出来的西瓜!绿皮上还挂着白霜呢,一刀切下去‘咔嚓’响,红瓤里的黑籽像撒了把星星,咬一口凉津津的,甜水顺着下巴流到脖子里!”她的话刚落地,后排戴眼镜的小男孩已经急得踮起脚尖,椅子腿在地板上蹭出细微的声响,脸蛋涨得像颗熟透的樱桃:“还有奶奶的竹编蒲扇!扇面上画着鸳鸯戏水,摇起来‘呼嗒呼嗒’的,风里混着她身上的薄荷膏味,晚上扇着睡觉,梦里都是凉丝丝的!”更多稚嫩的声音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游泳池的浪花!扑在脸上凉冰冰的,溅进嘴里有点咸!”“萤火虫!晚上在草丛里飞,像会发光的小灯笼,抓在手里痒痒的!”“冰棒纸撕开时‘沙沙’响,橘子味的冰棒化得快,滴在手上要赶紧舔掉!” 童声在屋子里撞来撞去,混着窗外的蝉鸣,把整个房间酿成了一罐清甜的蜜。图为实践队在支教。社区人员拍摄​指尖生花时,粘土世界里的夏日百态彩色粘土刚分到小手上,活动室里便响起此起彼伏的 “窸窣” 声,像春蚕在贪婪地啃食桑叶。穿背带裤的豆豆把蓝色粘土搁在掌心,小手掌来回搓动,粘土渐渐圆得像颗饱满的鹅卵石,他又揪下一小块白粘土,用拇指摁成薄薄的圆片,轻轻贴在蓝球上 ——“这是会冒泡泡的冰汽水!” 他仰起脸,鼻尖上沾着点蓝粘土,眼睛亮得像落了两颗星星。扎着哪吒头的朵朵正趴在桌上,举着牙签在粉色粘土上细细地划着纹路。她的眉头微微蹙着,像只专注的小松鼠,划完又把粘土捧起来对着光端详,才满意地嘟囔:“这是妈妈买的水蜜桃冰淇淋,上面要撒芝麻碎才香呢。” 说着又捏起一点点黑色粘土,搓成米粒大的小丁,小心翼翼地粘在粉色 “冰淇淋” 上。“温老师,能给我点金色吗?” 角落里的小雨怯生生地举着手,手里的粘土已经捏成了蝉的形状,翅膀是半透明的浅绿。温老师刚把金色粘土递过去,他就立刻用指尖蘸了点,轻轻抹在蝉的眼睛上,“这样它就像树上的知了,眼睛亮晶晶的,会在树上‘吱吱’叫!”最投入的是扎马尾的玲玲,她面前摆着红、黄、绿三种粘土,正把红色粘土揉成长条,用尺子仔细地压出一道道沟壑 ——“这是西瓜!” 她认真地解释道,又把黄色粘土捏成小方块,“这是哈密瓜!” 最后用绿色粘土做了片卷曲的叶子,“妈妈说夏天的水果最甜,我要把它们都做出来。” 阳光落在她的发梢,镀上一层金边,鼻尖沁出的细汗亮晶晶的,她却顾不上去擦,只顾着给 “西瓜” 贴上黑色的 “籽”。童心绽放间,作品里藏着的夏日诗意第一个完成作品的是文静的小宇,他捧着卡纸做的 “夏夜” 快步跑到温老师面前,手指还在微微发颤,声音里难掩激动:“温老师您看!这是月亮掉进池塘里了!”卡纸上,深蓝色粘土铺成的夜空上,被他用银色马克笔画了稀疏的星点,池塘是更浅的蓝色,黄色粘土捏的月牙斜斜地卧在水面,边缘被他用指甲轻轻掐出几道涟漪的弧度。“小鱼们以为月亮是好吃的,都围着它游呢!” 他指着几条银色粘土做的小鱼,每条鱼的尾巴都被捏得翘翘的,仿佛正在水里欢快地摆动。话音刚落,孩子们像归巢的小蜜蜂般围了过来,举着作品的小手在志愿者眼前晃成一片:“老师你看我的!” 穿碎花裙的琪琪举着个插满彩色糖针的雪糕,“这是草莓味的,糖针是亮晶晶的,像撒了把彩虹!” 戴虎头帽的壮壮捧着个纸盘,里面挤着粘土做的青蛙、荷叶、荷花,“这是我家后院的池塘,青蛙晚上会‘呱呱’叫,荷花闻着香香的!” 还有个小姑娘把所有元素都粘在一张卡纸上:西瓜、蒲扇、萤火虫、冰棒,她得意地说:“这是夏天的大集合!少一样都不行!”温老师蹲下身,看着孩子们举得高高的作品,忽然发现每个作品上都留着小小的指纹 —— 那是孩子们用掌心的温度,给这个夏天盖下的独特印章。温情延续中,未完待续的夏日童话夕阳把天空染成温柔的橘色时,温老师和志愿者们小心翼翼地把孩子们的作品一一摆在窗台上。瞬间,整面窗就变成了一个热闹的夏日乐园:蓝盈盈的冰汽水挨着粉嘟嘟的冰淇淋,会发光的萤火虫停在西瓜上,掉进池塘的月亮旁边,几条小鱼正摇着尾巴…… 孩子们趴在窗边,你一言我一语地互相点评:“豆豆的冰汽水好像更好喝!”“朵朵的冰淇淋看起来甜甜的!” 小脸上映着晚霞和作品的彩色光晕,像一朵朵迎着光绽放的向日葵。温老师看着这一幕,忽然觉得掌心还残留着粘土的温度,软软的、暖暖的,比傍晚的风更温柔,比天上的星星更明亮。第二天清晨,志愿者推开儿童服务站的门,脚步猛地顿住了 —— 窗台上的粘土作品旁,多了一个透明的矿泉水瓶,里面插着几朵野雏菊,花瓣上还带着晶莹的露水,花枝歪歪扭扭的,像孩子们没摆齐的小脚印。阳光慢慢爬上窗台,给雏菊镀上了一层金边,也给粘土做的月亮、西瓜、萤火虫都描上了一圈亮边。那些带着指纹的作品,仿佛真的在晨光里眨起了眼睛,继续讲述着昨天没讲完的夏日童话。“原来给孩子们一块粘土,他们能还你一整个夏天。” 温老师笑着拿起手机,将这温馨的一幕定格。照片里,野雏菊的影子轻轻落在 “冰汽水” 上,像给这场充满爱的成长之约,盖了个温柔的邮戳。图为实践队在支教。社区人员拍摄​通讯员 蒋尚熹 何淑蓉
作者:蒋尚熹 何淑蓉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发布时间:2025-07-17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百年工坊溯鼓韵,青春唤醒非遗力
  • 鼓槌起落,铿锵激越的堂鼓声穿透百年工坊。7月13日,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寻韵昌州古郡,焕新永川乡脉”三下乡实践团深入永川区五间镇
  • 07-17
  • 指尖跃动夏日趣,童心巧绘成长卷
  • 指尖跃动夏日趣,童心巧绘成长卷
  • 2025 年 7 月 9 日,赣州市石城县东城社区的儿童服务站里,蝉鸣与笑语交织成独特的夏日序曲。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红心研墨” 团队
  • 07-17
  • “救在身边,安全一夏” ——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山海博
  • 抗战文化入社区:宣讲实践谈
  • 抗战文化入社区:宣讲实践谈
  • 本文围绕南通大学学子在社区开展抗战文化宣讲实践活动展开。学子深入调研,查阅资料,走访抗战基地,为宣讲筑牢基础。学子采用故事分
  • 07-16
  • 红色记忆:大运河畔的抗战故事
  • 红色记忆:大运河畔的抗战故事
  • 南京财经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古运新声”团队在宿迁深入调研大运河边的红色文化,走近抗战老兵赵光荣和徐秀英,聆听他们的革命故事
  • 07-16
  • 沉浸式互动点亮求知路
  • 沉浸式互动点亮求知路
  • 7月2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红心研墨” 志愿团队走进无锡市锡山区港下城市书房,为当地青少年组织一场涵盖作业辅导、读书分享与电
  • 07-16
  • 多元互动绘就成长画卷
  • 多元互动绘就成长画卷
  • 7月2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红心研墨” 团队走进无锡市锡山区港下城市书房,为当地青少年带来一场融合作业辅导、读书分享与电影赏
  • 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