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先生的自我解读

张爱玲先生的的自我解读                                                     
                —— 以《倾城之恋》为例
                
 
 
摘要:读前自认美好,读后沉默冥思,脍炙人口的中篇小说《倾城之恋》毋庸置疑是张爱玲先生的经典作品之一,成书于上海解放前夕,文笔冷静的她所写作品无论结局好坏总是给读者一种悲凉的感觉,大抵是因为她自身坎坷的经历。出生于上海租界区没落的家庭之中,一生辗转周折,白流苏、范柳原的故事经历便是自身的反映折射。张爱玲先生从小生活于失老失小的家庭阴影之中,所见所闻皆为病态,父母所接受的思想也截然不同,父母婚姻的破裂更让她失去了往昔优越生活,甚至因病丧命。无奈之下只能投奔生母,最终也因经济原因母女亲情也逐渐淡漠,落魄茫然之下,张爱玲先生也前往香港开始了自己的“倾城之恋”,于中西文化夹缝中开始了自己渺茫的追寻,而突如起来的战争,让她对对知识的追求,对文凭的期待瞬间无望,命运捉弄其北上返沪,独闯十里洋场。生活失意,情场失意,况且腹中还有墨水可写,《倾城之恋》便成为了张爱玲先生诉己所想的真情体现。
关键词:张爱玲;《倾城之恋》;小说三要素分析
一、胡琴之意象分析
存处于畸形年代的张爱玲,受命运捉弄,困囿于生活,无论是肉体亦或精神都想寻一处寄托之地,不言而喻她笔下的《倾城之恋》便成为了她解读自我解读社会的体现方式,更是她对人类文明与善恶好坏的无奈与叹哀。文中的白流苏、范柳原与文外的张爱玲可谓是如出一辙,联系十分密切,同样是人生经历坎坷,无感于冷漠家庭,在中西新旧文化冲击之间苦苦支撑。她将自己所经所历所感所闻投射到小说,于其中解读更加完整的自我,解读茫然堕落的年代。
“咿咿呀呀的胡琴在万盏夜灯之下被缓缓的拉着,道不尽的苍凉,说不清的心伤”,跟不上生命胡琴的不知是在向这旧社会反抗呻吟,悲鸣这落后、僵化、死板的封建贵族之家,还是为了营造出故事哀创的气氛,揭露这渺茫的未来、饥渴的生命。张爱玲先生笔下的忽隐忽现的胡琴在文中多次露面,每次的出现都带有强烈的暗示意义。张爱玲先生在文章开头借胡琴意象奠定全文苍凉的氛围,这也是借助了民间市民对胡琴回旋徘徊、凄厉悲壮的文化记忆。另一方面,胡琴也寓意着鲜活的生命力,带有现代性的意味,隐约之中表明了了张爱玲先生以新时代女性自居,渐渐疏离于当时的主流文学,不想被传统封建所禁锢束缚。“外面的胡琴继续于夜晚发出它的悲鸣,可是封建统治者所制定的压抑摧残人的制度、所谓的儒家思想所规约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统统与她无关了”,通过对胡琴拟人化的描写,通过对“忠孝节义”的控诉,代表着流苏放下所有,不顾束缚,决定与命运做下赌注,更蕴含着张爱玲先生在她父母离异,诀别家庭,前往香港之时的愤慨心情。  
胡琴最后出现的场景便是小说的结尾之处,若即若离,似分似合,香港的沦陷成全了白流苏与范柳原之间的所谓的倾城之恋。可是现实中香港的战争爆发让她失去求学的机会回到上海,开始了又一段的新生活,小说结尾的看似圆满寄托了张爱玲先生现实中想要的美好结局但又不敢相信的现实。
二、人物分析
落于纸上的白流苏,亦是现实中苦苦斗争的张爱玲。白流苏在白公馆与白家人的隔膜冲突与张爱玲和其家庭所发生的大小矛盾颇有几分相似。为了眼前的利益,白家人便借流苏前夫去世为契机,对她进行排斥、挖苦,不顾当下仍怀旧式传统落后观念,血浓于水的亲情在金钱面前显得一文不值;白流苏所遭受的情形张爱玲也有所体会,因为利益让家庭分裂,父女反目成仇,因为金钱又让母女情谊疏淡,由温转凉。除却相似的家庭境况反观实虚两人的情感生活,文中的白流苏心寒家庭孤注一掷的前往香港,幸由战争,成全双人,看似圆满,可往后的生活又令人生疑担忧,不知道又会怎样发展。暂时圆满的结局也许正是张爱玲遇见胡兰成订下婚姻之约所感受到的自我安稳,以为能够长相厮守,可最终的结果却令其反思,结尾白流苏与范柳原不确定的结果也正是她身处于真实世界而又迷茫万分,希望在时间的积淀下洞察、认清自我。张爱玲与范柳原的相似之处便在于他们观察中国社会的角度,因接受过西式教育受到民主科学文化的洗礼,所观所想较之之腐朽到骨髓里的旧派国人更为开明;以及范柳原于文中在浅水湾一堵墙下对白流苏吐露的一席话语,字里行间流露出范柳原对落后传统文化与文明的危机感,同时也正是张爱玲无可奈何之感受。总之,白流苏、范柳原两个人物形象或多或少都有着张爱玲的影子,张爱玲也正是通过这两个人物形象来解读自己,获得慰藉。
三、叙事情节分析
从另一方面来说,故事情节是整篇文章的主心骨,为我们理清思路,抓住脉络,知晓人物之间发生何事,社会环境的描写又为何事而铺垫。六妹白流苏前夫家的奔丧信并未被家人拒绝,反而同意她戴孝主丧,看守祠堂,被家庭放逐、排斥,所处的人生境遇与张爱玲似有想通。因家道逐渐落魄,物价上涨,白流苏便被借此机会被嫌多添碗筷被骂扫把星,在利益面前法律已毫不在意,天理人情,三纲五常又重新提起,甚至连其母亲也默认家人做法,一味的取轻弃重,强行为家人行为说解,同样认为白流苏回去奔丧为最长久之计,钱财剥净用完以后,她存在于白家显然成为了无用和累赘。
  此时孤苦无依的她迷茫夹处在畸形的年代,情节顺水推舟让她结缘于本应与七妹相亲的男主人公范柳原,显然她成为了此次见面的胜利者。在徐太太在范柳原的安排下决定带白流苏去香港之后,白家人又对流苏产生了新的兴趣,怀疑加妒忌,就连称呼也又变成“六姑”、“六妹”、“六小姐”,原因也便是怕她日后嫁给香港有钱之人,衣锦荣归,不愿加以得罪。白家人的态度转变,守旧,唯利是图的显现让人深感心凉,白流苏也无疑是经济、政治与社会制度下的可怜者。
   虽未沾过骨牌和骰子,但白流苏只能破釜沉舟,与命运下了她最大的赌注。继续留在白家家庭的重压让她喘不过气,如若再婚所嫁之人也定是不如人意,所以她选择了前往香港,也正如张爱玲先生身不由己的抉择,诀别家庭,拜别家人,开始了不知前途的流浪。
  如果说白流苏和张爱玲先生有着或多或少的相似体验和经历,那么与范柳原相似之处便大多是精神性的,大体便是被抛置后的飘零感,孤独感。因儿时不美好的往事让范柳原性格变得怪僻,他本初无意于家庭,无法给予白流苏承诺和信心,让她成为白头偕老的妻子,但他内心深处对爱情仍怀有骚动。因已离过婚的伤心经历,让流苏变得小心谨慎,她想有一个安稳的居所,想要一个长久的婚姻。正因这偶然的战争让他们感觉生死面前金钱权利美色等等都不重要,能抓住的只有现在和身旁尚的他或她,倾城之恋,自嘲圆满,折射出张爱玲先生对经历的反思,对自我的解读。
张爱玲先生用关于对照的写法,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旧时代女性始终处于弱势地位的悲凉画卷,从中透露出小说中的悲剧意识,而悲剧意识又来源于张爱玲先生对于旧时代女性生存困境的体会与清醒认识,体会到女性在封建思想的荼毒下的困困挣扎和痛苦。小说中女主人公白流苏虽然具备一些新时代女性的特质,但仍然受限于封建思想当中,仍旧认为结婚是一个女人最好的结果,是女人最终的归宿,而当一个好的结婚对象范柳原出现时,想尽办法,处心积虑地接近他,最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虽然她最终得偿所愿成为了范柳原的妻子,但其中过程体现出的悲剧色彩仍旧反映着作者对人性丑恶的批判与讽刺和对爱情本质的嘲讽。张爱玲先生在中西新旧“夹缝”之间进行自我追寻、自我解读,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小说投射了作者己身经历与社会现象,于畸形年代之中去表达自我宣传新派,去突破传统摆脱束缚。一座城市的倾覆,一个女性的自我救赎,结局看似能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实则是一个时代的悲哀,是社会变革之际的呐喊与控诉。
时间:2023-12-06 作者:翟芝仙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关注:
校园文学推荐
  • 做时代新人,发时代新声
  • 今年是2023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第一百零二个年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之际,是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之初,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
  • 12-06
  • 活埋
  • 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校园,却被重压和痛苦所埋葬,像是溺水的不幸者,只能去抓住最后的浮荡。
  • 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