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数字赋能,智享便捷生活新体验
杨凌区李台街道阳光社区成立于2002年7月,总面积9.28平方公里,共3965户8745人,社区党委共有党员108名,个体商业网点231个。走进杨凌阳光社区,科技感扑面而来,数字治理设施与平台的落地,让居民的生活便捷度直线上升。
智慧社区智能终端机如同一位“全能管家”,分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居民只需轻轻一点,就能完成社保查询、水电费缴纳、物业报修等多项服务,无需再为跑腿办事而烦恼。而智慧化无人微社区服务云柜则是居民的“24小时快递站”,快递员将包裹存入云柜后,居民会收到取件码,随时都能凭码取件,有效解决了“快递上门无人收”的难题。这些数字设施的应用,让社区治理更高效,也让居民的日常生活更省心。
(智慧社区职能终端机) (智慧化无人微社区服务云柜)
02贴心服务,构建温暖和谐社区新家园
杨凌阳光社区始终坚持以居民为中心,打造“一站式”党群服务中心,实现商圈党群“微家园”,开展“微课堂”“微服务”,努力做到居民有诉求、社区有回应,实现十余年来辖区“零上访”,让群众“有家”的获得感更加充实,“在家”的归属感更有保障,“持家”的责任感更可持续。
为更好服务社区群众,阳光社区党委融合多方力量,发动356名在职党员和1024名志愿者组建成17支党员志愿服务先锋队,不断壮大“社会组织”的共治力量;建立以社区党员为主体的应急值守机制,组建党员义务巡逻队、党员义务应急小分队等力量,教育引导社区党员亮身份、践承诺,勇担当、争先锋,当好政策宣传员、问题调解员、文明监督员。
(阳光社区“一站式”党群服务中心)
03多元空间,绽放多彩文化生活新活力
杨凌阳光社区还为居民打造了丰富多样的娱乐活动设施,满足不同年龄层的精神文化需求。棋牌室里,老人们围坐一桌,在棋牌的对弈中切磋技艺、增进情谊,欢声笑语不断;手工艺室里,居民们拿起针线、彩纸,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创作,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寄托着大家对生活的热爱;合唱团的排练室里,悠扬的歌声回荡,大家用合唱传递快乐,凝聚社区向心力。
此外打造社区里的“温馨港湾”——妇女儿童之家,这里不仅为妇女提供技能培训、权益维护等服务,还为孩子们打造了游乐区、绘本角,成为孩子们快乐成长的乐园。乡村学堂和图书借阅室则为居民搭建了学习的平台,丰富的书籍涵盖了文学、科技、历史等多个领域,居民们可以在这里畅游书海、汲取知识,不断提升自我。
这些贴心的服务设施,让居民感受到了社区的温暖与关怀,也让整个社区形成了互助友爱、和谐共处的良好氛围。
(团队成员走访阳光社区)
04小结:阳光社区——科技与温暖交织的幸福画卷
阳光社区用科技赋能社区治理,用多元空间丰富文化生活,用贴心服务构建和谐家园。在这里,科技的便捷与人文的温暖相得益彰,一幅“智慧、活力、温暖”的社区画卷正徐徐展开。相信在未来,杨凌阳光社区将继续探索创新,为居民带来更多惊喜与幸福,成为科技创新强国实践中社区智治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