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凤翔博物馆与周家大院:在历史的长廊中漫步

  蝉鸣盛夏,西安工业大学“秦地泥韵·匠心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一行10人,走进宝鸡市凤翔博物馆与周家大院,开启了一场沉浸式文化研学之旅。
  
  凤翔博物馆青砖灰瓦,透着厚重历史气息。队员们刚入馆,便被大厅中央仿制的“秦公镈”吸引,其青绿锈色与繁复夔龙纹,诉说着秦国往昔辉煌。讲解员介绍,馆内文物串联起凤翔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的文明脉络。
  
  镇馆之宝战国凤鸟衔环熏形器,1995年出土于凤翔城关镇豆腐村,通高35.5厘米,重4公斤,由覆斗形底座、空心多边形方柱和带衔环凤鸟的椭球形炉体构成。其采用多种工艺,尤其是失蜡法的运用,堪称该工艺代表作,为研究战国社会文化提供了重要物证。
  
  陶瓷展区,上层三件陶器各具特色,缠枝花卉纹陶罐工艺古朴,带铭文陶罐有历史研究价值,带把手陶壶花纹简洁。下层三件宋代钧窑碗,釉色呈天青、蓝色等窑变色彩,展现“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特色,见证了古代高超制瓷技艺。
  
  离开博物馆,实践队来到周家大院。这座坐落于凤翔区通文巷的建筑群,始建于明末,清时大规模扩建,是凤翔保存较完整的明清民居。高大门楼上的精美砖雕,花鸟鱼虫栩栩如生,寓意吉祥。走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厅”,仿佛踏入了一个五彩斑斓的泥塑世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翔泥塑以其独特的造型、鲜艳的色彩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这些泥塑作品题材广泛,涵盖了人物、动物、神话传说等多个领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坐虎”,它造型憨态可掬,威风凛凛,却又不失童趣。虎头硕大,双目圆睁,耳朵高高竖起,身上绘有寓意吉祥的牡丹、莲花等图案,色彩以红、黄、绿等原色为主,对比强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据了解,凤翔泥塑中的虎形象,寓意着驱邪避灾、护佑平安,是当地百姓心中的祥瑞之物。
  
  当夕阳余晖洒在周家大院的青石板上,暑期实践的参观之旅也悄然收尾。从博物馆里跨越千年的文物,到周家大院承载岁月的一砖一瓦,队员们见证的不仅是历史遗存,更是先辈们的智慧与生活温度。这场文化探寻,让“传承”二字不再抽象,化为心底真切的使命感。愿这份在凤翔收获的文化热忱,能化作更多人守护历史、传播传统的动力,让古老的凤翔记忆,在时代浪潮中永远鲜活。
作者:西安工业大学“秦地泥韵·匠心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 来源:西安工业大学
发布时间:2025-07-20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秦地塑泥传韵,青春匠心筑梦”
  • “秦地塑泥传韵,青春匠心筑梦”
  • 7月13日午后,西安工业大学“秦地泥韵·匠心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一行十人,怀抱着对非遗文化的探索热忱,踏入宝鸡凤翔这片历史底蕴深
  • 07-20
  • 凤翔博物馆与周家大院:在历史的长廊中漫步
  • 街道巧布集市烟火气,稳稳托起居民菜篮子 ——“循梦而
  • 实践巡查助城建,青春聚力兴社群:循梦而行实践团于淄
  • 【我是河小青-生态共青行-生环学院开展与安巢经开区生
  • 山东大学小树林支教调研团(威海)沂萌队:音乐点亮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