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双语课堂“译”烽火,青春执笔映丹心

  
  2025年7月15日,曲阜师范大学译韵黄河·文旅知行实践队于郑州市第四高级中学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双语主题课堂。该课堂将“红色基因实验室”巧妙融入教学场景,借助“方言原声+英语叙事+剧本杀沉浸体验”的三维联动模式,引导高中生化身历史“破译者”,在语言转换中感悟抗战精神的内涵。
  课堂设计层面,实践队队员打破传统教学框架,创新设计了“声”临其境、“译”战到底、“剧”见初心等互动环节。他们通过播放吕梁老人讲述红色故事的影像资料,为同学们呈现了真实且生动的历史场景。当老人提及“饿着肚子抬伤员”时,实践队队员将其翻译为“Theiremptystomachsechoed,buttheirhandsneverfalteredcarryingheroes.”精准的翻译不仅传递了语言的美感,更凸显了语言在历史传承中的强大力量。“密电转译”环节,同学们充分调动已有的词汇储备,出色地完成了情报传递任务。剧本杀扮演通过沉浸式角色演绎与多语种情景模拟,将整堂课的气氛推向高潮。同学们在原创剧本杀《吕梁星火》中分饰不同角色,置身于抗日战争的紧张情境之中。
  课堂结束后,同学们深受触动,自发撰写致抗战英雄的三行诗:
  Yourrifleswerecold,butfaithburnedlikefire.
  (你们的枪管冰冷,但信念炽热如焰)
  ——致敬黑夜中的持灯者
  本次课堂生动诠释了实践队“双螺旋赋能模式”的教育实践,将真实可感的“基因链”与现代化科技的“赋能链”有机结合,突破了传统红色教育“展板说教”的限制,实现了红色精神的有效传承。未来,实践队将继续以小班化、多场次的形式,深度融合外语能力与家国情怀,致力于成为红色基因的“青春译码器”,助力双语课堂成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坚实基站。
  通讯员:王思涵
作者:王思涵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发布时间:2025-07-20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穿越时空的记忆——榕城红运探迹小组的档案馆之行
  • 探寻榕城记忆,传承红色基因
  • 社会实践行,行为展担当
  • 社会实践行,行为展担当
  • 为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增强个人社会责任感,阙下社区于上半年组织开展了"阙下服务"社会实践活动。20余名学生志愿者深入街巷开展环境整治
  • 07-20
  • “秦地塑泥传韵,青春匠心筑梦”
  • “秦地塑泥传韵,青春匠心筑梦”
  • 7月13日午后,西安工业大学“秦地泥韵·匠心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一行十人,怀抱着对非遗文化的探索热忱,踏入宝鸡凤翔这片历史底蕴深
  • 07-20
  • 凤翔博物馆与周家大院:在历史的长廊中漫步
  • 街道巧布集市烟火气,稳稳托起居民菜篮子 ——“循梦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