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杨园长的“破局密码”:在变局中播撒普惠成长的种子

近日,宁波大学小树苗成长小分队走进镇海区蛟梓幼儿园,探寻杨园长在少子化浪潮中带领团队破解发展难题的实践智慧。杨园长以普惠为笔、创新为墨,在学前教育的变局中写下温暖答卷。  
破界招生:敞开普惠之门  
面对生源结构变化,杨园长的破局第一步掷地有声。取消“双门槛”限制,向无房无户、有房无户家庭敞开大门,这个决定让更多像“外来务工家庭孩子”这样的小生命,从园门口的徘徊不安,变成教室里追着老师分享趣事的“小话痨”。如今,幼儿园班级数量稳定,这份平稳,正是普惠理念最生动的注脚。  
弹性混龄:在“混”与“不混”间生长  
“不搞一刀切的蒙氏混龄,我们走第三条路!”杨园长的创新底气,藏在“弹性混龄”的巧思里——户外活动时,互助中长出包容心;教室里按年龄分组教学,精准对接成长需求;对能力超前或特殊儿童,再量身定制混龄方案。  
特教保障:编织融合支持网  
镇海区政府“特殊儿童点”的设立,像给特殊孩子搭了个“缓冲带”——这些点位集中了愿意接受特殊教育理念的家庭和孩子,既让特殊儿童得到更专业的照护,也减轻了普通班级教师的负担。如今,越来越多家长主动说“让孩子们一起长大”,普特融合的良性循环,正温柔接住每个独特的生命。  
全能修炼:教师成长的多维突破  
“高质量的教师永远缺,但我们能把压力变动力。认清优势比盲目从编更重要。”杨园长鼓励教师发现自身闪光点,在挑战中促进自身发展。杨园长给我们举例了身边优秀的榜样:护士转行的教师读研后成融合教育导师,专科老师凭家长沟通力成家园共育核心,本科老师深耕科研发表核心论文……教师要敢于尝试,勇于突破自我。  
从招生时敞开的那扇门,到混龄里牵起的那双手,从特教中搭起的那座桥,再到教师成长路上迈出的每一步,蛟梓幼儿园的实践,为幼教行业应对变局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与精神力量,也留下了教育最本真的模样——让每个孩子都能按自己的节奏长大。  
通过这次走访,宁波大学小树苗成长小分队的同学们感悟颇深,这里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让我们读懂了‘坚守’二字的分量,我们将持续追踪,在观察中感悟教育的温度与力量。  

 
作者:滴水行动之小树苗成长小分队 来源:宁波大学
发布时间:2025-07-20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穿越时空的记忆——榕城红运探迹小组的档案馆之行
  • 探寻榕城记忆,传承红色基因
  • 社会实践行,行为展担当
  • 社会实践行,行为展担当
  • 为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增强个人社会责任感,阙下社区于上半年组织开展了"阙下服务"社会实践活动。20余名学生志愿者深入街巷开展环境整治
  • 07-20
  • “秦地塑泥传韵,青春匠心筑梦”
  • “秦地塑泥传韵,青春匠心筑梦”
  • 7月13日午后,西安工业大学“秦地泥韵·匠心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一行十人,怀抱着对非遗文化的探索热忱,踏入宝鸡凤翔这片历史底蕴深
  • 07-20
  • 凤翔博物馆与周家大院:在历史的长廊中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