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烟台大学建筑学院果心助“艺耘阡陌・彩助农兴”社会实践队于2025年7月7日,走进山东省烟台市钢盛农业专业合作社,聚焦特色地瓜产业,通过空间测绘、流程记录与文化挖掘,以专业实践为乡村产业赋能。
田间地头,解码地瓜生长密码
实践队深入合作社的地瓜种植基地,系统考察 “烟薯 25”“蜜薯” 等主流品种的生长特性。队员们蹲在田间观察藤蔓匍匐生长的轨迹,记录块根膨大期的土壤湿度变化,测量叶片光合作用的光照需求,详细整理出 15 项关键生长指标。从育苗期的温度控制到成熟期的采收时机,每一个环节都被纳入调研笔记,为后续将地瓜的植物学特征转化为创意设计元素奠定科学基础。

设施测绘,探寻高效种植路径
依托专业优势,队员们对地瓜种植区域进行精准空间测绘与环境分析。他们用专业仪器测量种植地块的坡度走向、土壤酸碱度分布,绘制智能灌溉系统的管网布局图,深入研究合作社采用的 “起垄覆膜 + 滴灌” 种植模式。通过分析数据,队员们发现这种模式能使地瓜亩产提升 25%,节水达 30%,切实感受到科学种植对农业提质增效的推动作用。
全链记录,挖掘产业文化内涵
实践队围绕地瓜产业全链条展开深度调研,走访多位农户,详细记录从育苗、移栽、田间管理到采收、加工的全过程。在与老农户的交流中,队员们收集到 “春分栽秧,霜降刨瓜” 等农谚口诀,以及地瓜干制作的传统技艺、地瓜宴的民俗故事。这些充满乡土气息的文化元素被系统梳理,以图文、影像等形式建立起完整的文化档案,让地瓜产业不仅有 “产量”,更有 “故事”。

通过此次调研,团队不仅掌握了地瓜种植的技术要点,更挖掘出其背后深厚的民俗文化底蕴。目前,实践队已着手将地瓜的形态特征与民俗故事融入创意设计,计划开发系列地瓜主题文创产品。下一步,团队将继续深化调研成果,以文化创意赋能地瓜产业,助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产品文化标识,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