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合肥工业大学“三下乡”实践团队深入芦中稻田,洞察科技助农

     2025年7月10日,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无人机飞入稻田,科技赋能农业发展”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芜湖市湾沚区陶辛镇芦中村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队员们在陶辛镇芦中村党委副书记宦雪海的的带领下来到稻田间。夏日的稻田绿浪翻滚,一架无人机正在有条不紊的作业,展现出一幅科技助力田耕的生动画面。
                                            
图1:队员们在宦书记的带领下来到稻田 胡昊熙摄
                                             
图2:无人机在稻田间作业  胡昊熙摄
    无人机的操作者是芦中村一位经验丰富的飞手王阿兵。王阿兵于2018年开始学习无人机操作,现在是一位专职农业无人机操作的技术员。他介绍到,稻田里正在进行施肥的是一款专业级农业无人机大疆T60。成袋的复合肥料被倒入无人机上方的播撒箱,随着螺旋桨的轰鸣声,无人机迅速升空,按照预设路线在稻田上方飞行,均匀地喷洒肥料。他还补充到,播撒箱可以更换成喷洒箱用于农药喷洒,可拆换的设计使无人机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图3:飞手王阿兵无人机操作  胡昊熙摄
      队员们深入稻田,在宦书记的讲解下学习水稻种植知识,观察无人机农药喷洒情况,并主动给无人机添加肥料。
图4:队员们给无人机加肥  胡昊熙摄
           在下午的座谈会上,陶辛镇芦中村党委书记陶征明邀请了几位种植大户以及技术员王阿兵同队员们交流分享。
图5:会议室中座谈分享  胡昊熙摄
         陶书记谈到,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芦中村进行了农田整合,将“小田”改造成“大田”,即通水又通路,才有了今天广袤平坦的片片稻田。芦中村密切关注三农文件,意识到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新方向,在政府政策支持下于2013年开始引入农业无人机。
图6:陶书记接受队员采访  胡昊熙摄
    技术员王阿兵与大家分享了多年以来无人机操作的困难和感受。随着定位系统的升级迭代,定位误差从米级缩小至厘米级,促使他放弃无人机的手动操作,转向更加便捷简单的自动操作。
                                                              
图7:王阿兵分享经验感受
  种植大户代表刘女士家中承包近1000亩稻田,她指出,希望无人机的续航能力可以有进一步提升,这将会大大提高作业效率。
   团队指导老师吕梅分享道,无人机田间续航目前有两种方式,分别是通过发电机和充电桩对电池充电,两种方式各有优缺,而更加安全有效的续航方式也是农业无人机今后的研究方向之一。
从田野到云端,实践队员们走近农业无人机的田间应用场景;从理论认知到躬身实践,队员们清晰洞察农业无人机的现实需求。科技赋能,绘就农业新途径;“智”造落地,助力稻田新征程。
图9:合照 胡昊熙摄
作者:高语燕 来源:合肥工业大学
发布时间:2025-07-14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多元学习让孩子掌握手工技巧
  • 多元学习让孩子掌握手工技巧
  • 2025年7月9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团队于赣州市石城县东城社区开展主题活
    动,围绕儿童学业辅导,兴趣培养与传统文化传
  • 07-14
  • 合肥工业大学“三下乡”实践团队深入芦中稻田,洞察科
  • 书香播种童趣,昆虫记里寻知
  • 书香播种童趣,昆虫记里寻知
  • 《昆虫记》展开了深入浅出的解读。从书名解析入手,将“昆虫”近日,淮韵书香播种团联合520志愿者爱心联盟精心策划并举办了一场别开生
  • 07-14
  • 雪域丹心映红色,青春薪火永传承
  • 雪域丹心映红色,青春薪火永传承
  • 2025年7月,曲阜师范大学"统忆烽火队"赴孔繁森纪念馆开展红色文化调研。实践队员们通过参观珍贵实物、聆听讲解,深刻感悟孔繁森同志扎
  • 07-14
  • 桂工学子灌阳实践:探寻油茶非遗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