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雪域丹心映红色,青春薪火永传承

         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长卷中,齐鲁大地孕育了无数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孔繁森精神便是其中璀璨的一笔,它承载着无私奉献、亲民爱民的崇高情怀。为了深度挖掘孔繁森精神背后所蕴藏的深厚红色文化价值,探寻这种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脉络,曲阜师范大学“统忆烽火队”于2025年7月5日走进聊城市孔繁森纪念馆,开展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实地调研活动。
  
  实践队员们来到孔繁森纪念馆。温雪琰摄
  赤子赴藏,丰碑永铸
  实践队员们走进孔繁森纪念馆,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开始了调研活动。展馆内,一幅幅记录孔繁森工作生活的图片、一件件他生前使用过的物品,如磨损的藏装、破旧的笔记本、资助藏族孤儿的汇款单等,都无声地诉说着他扎根西藏、服务人民的感人故事。
  
  实践队员们看到孔繁森同志破损的藏服。温雪琰摄
  在“齐鲁赤子”展区,实践队员们了解到孔繁森从山东聊城走出,两次进藏,历时十载,将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奉献给了西藏的建设事业。“雪域丰碑”展区则详细展现了他在西藏阿里地区,克服恶劣自然环境,为当地群众修路、办学、治病等事迹,生动诠释了他“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奉献精神和“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实践队员们认真观看每一件展品,仔细聆听每一段故事,深刻感悟到孔繁森精神中蕴含的忠诚、干净、担当的红色内涵。
  创新传承,精神永续
  为深入了解孔繁森纪念馆在传承红色文化、弘扬孔繁森精神方面的具体做法,实践队员们与纪念馆工作人员进行了交流。工作人员介绍,纪念馆通过举办主题展览、开展教育活动等方式,让孔繁森精神深入人心。
  在展览方面,纪念馆会定期更新展品和展陈方式,结合重要时间节点推出特色展览。例如,在建党节、国庆节等节日期间,推出“弘扬繁森精神,争做时代先锋”主题展览,吸引了大量党员干部、学生和市民前来参观学习。2024年,该馆举办的“孔繁森精神与新时代使命担当”专题展,接待各类参观团体500多个,参观人数突破5万人次。
  
  实践队员们了解孔繁森精神。温雪琰摄
  在教育活动方面,纪念馆与当地机关、学校、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开展“繁森精神进校园”“重走繁森路”等活动,通过邀请先进模范作报告、组织主题征文比赛等形式,让不同群体受到教育。同时,纪念馆还利用线上平台,开设“繁森故事”专栏,发布相关文章和视频,扩大孔繁森精神的传播范围。不过,工作人员也坦言,在吸引年轻群体主动了解和学习孔繁森精神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创新方式方法。
  守正出新,薪火永传
  针对孔繁森精神传承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实践队员们与纪念馆工作人员、相关领域专家展开了座谈,共同探讨创新传播路径。实践队员们提出,可借助当下流行的短视频平台,制作孔繁森事迹的动画短片、情景再现等内容,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讲述红色故事。
  专家建议,纪念馆可以开发以孔繁森精神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如印有孔繁森语录的文具、体现其事迹的手工艺品等,让红色文化以更贴近生活的方式融入大众。此外,加强与其他红色教育基地的联动,打造“红色精神传承之旅”线路,将孔繁森纪念馆与其他地区的红色景点串联起来,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传播格局,也能进一步扩大孔繁森精神的影响力。纪念馆工作人员表示,将认真考虑这些建议,积极探索创新模式,让孔繁森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此次实践队员们对孔繁森纪念馆的调研,不仅深入了解了孔繁森精神的丰富内涵和传承现状,还为其创新传播路径提供了思路。实践队员们表示,将把此次调研所得与其他地区的红色文化调研成果相结合,为四省九市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孔繁森纪念馆也将继续发挥教育基地的作用,不断探索新的传承方式,让孔繁森精神这一宝贵红色财富在新时代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弘扬,激励更多人践行初心使命,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实践队员们合影留念。温雪琰摄
  曲阜师范大学实践队 指导老师:李文静 通讯员:温雪琰
  
作者:温雪琰 来源:亲身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14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书香播种童趣,昆虫记里寻知
  • 书香播种童趣,昆虫记里寻知
  • 《昆虫记》展开了深入浅出的解读。从书名解析入手,将“昆虫”近日,淮韵书香播种团联合520志愿者爱心联盟精心策划并举办了一场别开生
  • 07-14
  • 雪域丹心映红色,青春薪火永传承
  • 雪域丹心映红色,青春薪火永传承
  • 2025年7月,曲阜师范大学"统忆烽火队"赴孔繁森纪念馆开展红色文化调研。实践队员们通过参观珍贵实物、聆听讲解,深刻感悟孔繁森同志扎
  • 07-14
  • 吉首大学“小桔子”志愿服务团:为武陵山区学子播撒科
  • 南通大学“传承烽火记忆,赓续青年薪火”实践小分队走
  • “铁小匠”— 红话筒宣讲团与新广路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