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探访大埔陶瓷非遗传承人——以匠心塑瓷魂,以文旅促传承

  在“百千万工程”的引领下,为深入挖掘非遗文化魅力,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与文旅融合发展,7月6日、7日,广东科技学院“客乡瓷韵”非遗传承突击队专访了梅州大埔的三位非遗手工匠人——张光辉、朱建欢和郭福康师傅,探寻非遗传承的发展路径,助力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在文化领域的落地生根。
  匠心守艺:千年瓷韵的当代传承

  在张光辉师傅的工作室内,一幅幅客家山水的陶瓷画作令人叹为观止。这位有着三十余年制瓷经验的省级传承人,谈起陶瓷,张师傅的眼里焕发出热忱的光彩。“我对画画比较感兴趣,也希望通过自己的作为让大埔陶瓷能够被更多人了解,非遗技艺能够传承下去。”
  朱建欢师傅的工作室就在不远处,他作为梅州大埔的非遗项目光德陶瓷烧制技艺县级传承人,始终专注高温釉下手绘陶瓷的创作与画面设计,其创作巧妙融入水墨气韵,线条疏密有致,赋予陶瓷深邃的中国画意境。在他笔下的陶瓷作品,描绘了大埔县不同的景点风貌,朱师傅表示,他希望借助陶瓷,将大埔山水、人文景观宣传出去,促进当地文旅发展。
  人文+文旅:非遗成为乡村振兴“新引擎”

  张光辉和朱建欢师傅的工作室位于富大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内,这里还同时可以体验陶瓷制作、进行教学课堂。游客不仅能体验制作过程,还能学习非遗知识、购买文创产品。通过串联周边景点打造"特色体验+客家风情"的沉浸式旅游线路,让非遗文化真正"活"起来。
  三代匠人:薪火相传的陶瓷人生

  告别了富大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张光辉师傅和朱建欢师傅,突击队队员到了梅州市溪山陶瓷有限公司采访郭富康师傅,这位新生代传承人将传统瓷器与现代审美相融合,他积极将传统技艺向更被年轻人接受、更大众化的方向发展。“创新是活力关键,单靠青花瓷不够,我融合釉下彩、粉彩等技法进行了文旅产品的创新设计,使得文旅产品级既好看又实用便携。像我们文博会的“网红”猫头鹰存钱罐,就是传统纹理和现代需求的完美结合,深受游客喜爱。”郭富康师傅说。
  瓷韵生辉:非遗技艺点亮乡村振兴路

  大埔陶瓷的传承故事生动诠释了"守正创新"的深刻内涵。在"百千万工程"的春风里,这些非遗匠人守护着千年窑火的温度,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让传统技艺与现代生活碰撞出绚烂火花。他们的实践告诉我们:非遗传承既要守住文化根脉,更要与时俱进;既要传承技艺精髓,更要创新发展模式。如今,通过"非遗+文旅"的融合发展,大埔陶瓷正从作坊走向市场,从展柜走进生活,在促进文化传承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这既是传统工艺的当代新生,更是文化自信的生动实践。


通讯员:蔡同琳、赵俊渝
来源:广东科技学院“客乡瓷韵”非遗传承突击队
作者:蔡同琳 来源:客乡瓷韵
发布时间:2025-07-08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盐泉涌玉泽万户 古镇流金耀千年
  • 盐泉涌玉泽万户 古镇流金耀千年
  • 7月7日下午14:00,“青春飞扬·融情夏乡”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抵达宁厂古镇,实地探访这座承载四千年制盐史的文化遗存,见证其保护现状
  • 07-08
  • 寻迹宁厂文脉,情暖古镇乡心
  • 寻迹宁厂文脉,情暖古镇乡心
  • 在巫溪县宁厂古镇蜿蜒的石板路上,“青春飞扬·融情夏乡”志愿服务队的身影与斑驳的古墙、潺潺的溪水相映成趣。7月7日下午,志愿者们走
  • 07-08
  • 一日志愿行 三味巫溪情
  • 一日志愿行 三味巫溪情
  • 7月7日,“青春飞扬·融情夏乡”志愿服务队在巫溪县开展系列活动,通过校园授课、古镇调研、社区互动等形式,深入基层一线,传递青春力
  • 07-08
  • 青春探路,洞察塘垭振兴脉络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
  • 政策春风化雨 塘垭新芽破土
  • 政策春风化雨 塘垭新芽破土
  • 7月7日,重庆师范大学“青春飞扬・融情夏乡”志愿服务队深入巫溪县徐家镇岔路村,走访了两户特殊家庭。
  • 07-08
  • 一线天里藏温情,岔路村内显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