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一线天里藏温情,岔路村内显坚韧

“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最深刻、最集中、最生动的体现和阐释。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真挚的为民情怀、务实的思想作风和科学的思想方法,2025年7月7日下午2:30,“青春飞扬·融情夏乡”志愿服务队队员前往一线天景区,在岔路村开展走访调研,慰问贫困家庭。
沿坡而上,队员们来到彭美元家。这个五口之家饱经生活磨砺,夫妻二人常年患病,次女为聋哑人,小女儿即将升入高二,全家生计倚仗长子外出务工,所积攒的每一分都浸透着艰辛。驻村陈书记一旁补充道,“现在政策好,农村‘三保障’落实到位,不愁吃穿不愁医”,话语里满是对国家帮扶的感激。
 (图为彭美元一家 李梦珂摄)
行至孙意德家,队员提着爱心物资进门,74岁的老人已端出新鲜桃李招待,用热情驱散了众人的疲惫。访谈中得知,老人的儿子去世、儿媳离家多年,只有独力抚养两个孙辈。尽管家徒四壁,屋内却收拾得干净整洁,“孩子们懂事勤快”,孙意德老人提及孙辈时,眼角的皱纹里满是欣慰。
最后便走访到向家明家,在这个家庭中,丈夫靠劳力为生,妻子智力障碍,但女儿以考入县里中学,成绩优异,是全家人的骄傲。女孩的自立自强,让队员们看到了在困境中点亮教育的希望。
采访贫困户,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心与心的触碰,是在探寻如何让政策阳光更精准地照耀每一个角落。走访途中,三户家庭虽身处困顿,却始终透着对生活的热爱、待人的热忱与对子女教育的执着。乡村大地的温度,不仅藏在一线天的风光里,更写在村民们与命运较劲的每一个日常中,这些会化作泥土里向上生长的力量,托举着孩子的未来,也托举着乡村振兴的希望。
文字:魏楠轩
图片:李梦珂
 
作者:魏楠轩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融情夏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5-07-08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政策春风化雨 塘垭新芽破土
  • 政策春风化雨 塘垭新芽破土
  • 7月7日,重庆师范大学“青春飞扬・融情夏乡”志愿服务队深入巫溪县徐家镇岔路村,走访了两户特殊家庭。
  • 07-08
  • 一线天里藏温情,岔路村内显坚韧
  • 探寻二七红色印记,传承革命奋斗精神 —— 河南工业大
  • “知郑州文物,解郑州历史” ——社会实践团队7月6日郑
  • 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健康之“生”科普宣讲团开展
  • 客乡瓷韵突击队对话非遗匠人黄孟君——大埔青花“活”
  • 红色文化润乡土,青春力量助传承——吉首大学“心系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