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在当今教育多元发展的背景下,为探索创新教育模式,助力儿童全面发展,2025年6月30日,宁波财经学院“携手公益红领‘菁’”支教团队奔赴浙江省宁波市后塘河社区开展为期一周的支教活动。在此期间,志愿者们扎根基层教育,全身心投入教学,不仅传授基础知识,更创新性地融合科技、艺术与人文课程,全方位满足孩子们的成长需求。志愿者们用热情与智慧诠释教育的真谛,在孩子们心中播撒知识与梦想的种子,让教育之光在乡村闪耀。
二、多元融合课程体系,助力全面发展
支教老师们突破传统教学局限,精心构建涵盖科技、艺术、人文的多元融合课程体系,全方位助力学生成长。
1.科技实践类课程,激发探索精神
(1)DIY电动赛车与爬虫机器人:孩子们在动手组装过程中,专注力高度集中,面对电路故障、机器人行动异常等问题,不再依赖老师,而是主动尝试多种解决方案。这种实践学习方式,让抽象的电学原理变得具体可感,培养了孩子们面对困难的坚韧品质和问题解决能力。
(2)空气动力学理论学习:通过悬浮乒乓球、纸张相吸等生动实验,将抽象的伯努利原理转化为“空气赛跑游戏”,让孩子们直观理解飞机机翼的升力原理等科学知识,点燃了他们科学探究的火花,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科学思维。

2.艺术创意类课程,培养审美与创造力
(2)像素画创作:孩子们用简单的方格组合描绘心中的世界,部分孩子还融入完整的故事线,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不仅完成了艺术作品,更是思维能力的飞跃,让支教老师们深刻认识到艺术教育在培养完整人格方面的重要价值。

(3)黏土制作:孩子们用黏土塑造出充满想象力的造型,通过作品表达内心情感,成为小小艺术家。支教老师们学会了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个作品,用鼓励代替纠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3.人文教育类课程,塑造价值观
“人生拍卖会”课程中,孩子们对价值观有着纯真的理解,对知识充满热切渴望,在小组合作中展现出互助精神。他们高举的小手、明亮的眼睛、热烈的讨论,让支教老师们看到教育不仅是知识传递,更是心灵对话,深刻体会到教育的深层意义。
三、特色课程开展,弥补教育短板
长期以来,乡村教育在科技实践和艺术创意方面相对薄弱,孩子们接触相关知识的机会较少。支教团队引入这些特色课程,旨在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拓宽他们的视野,弥补教育短板,激发他们的内在潜力。
1.科技实践课程:点亮智慧火花
通过DIY电动赛车和爬虫机器人等项目,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科技知识,培养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这种“做中学”的方式,让孩子们在成功中获得成就感,增强了他们对科技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2.艺术创意课程:激发创造力源泉
像素画和黏土制作等艺术课程,为孩子们提供了自由发挥创意的空间。孩子们在创作过程中,不仅提升了审美能力,更学会了用艺术表达情感,培养了创造力和想象力,让艺术教育成为塑造完整人格的重要途径。
四、总结与展望
在本次支教活动中,团队成员满怀热忱,全身心投入。我们为孩子们送去丰富多样的知识和技能,拓宽他们的视野,滋润他们的心灵。支教过程里,我们真切体会到教育工作的重大意义,深刻认识到优质的教育应该是多元融合的。每一堂精心准备的课程,每一次耐心的辅导,都承载着我们对孩子们成长的期盼。
展望未来,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投身教育公益事业,不断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丰富教学内容,探索更多创新的教学方式。我们将继续陪伴孩子们在求知路上快乐前行,帮助他们像展翅的飞机一样,借助知识的升力,飞向更广阔的天空,为更多孩子点亮梦想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