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健康中国”和中医药发展战略,进一步丰富中小学中医药文化教育,凤城小郎中实践团结合《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中的相关要求,于7月底走进淮安市涟水县蒋老庄村,特别开设与中草药课程相关的爱心暑托班。团队以五德并举为行动指南,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场充满趣味与探索的美妙之旅。
一.德育:讲中草药故事
德育是为人处世的立身之本,为了加强品德教育,实践团开展了以中医药典故为主题的学习活动,普及了药王孙思邈以及儿科之圣钱乙的济世故事和他们对中国医药事业的贡献。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并记录,终于完成了《千金要方》。唐高宗显庆四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无论是孙思邈还是钱亦。他们都重视医德,不分“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皆一视同仁。他们也都是以德养性、以德养身、德艺双馨的代表人物。学习医家故事,有助于树立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医学人文素养,激发孩童对中医药的兴趣。
二.智育:识中草药图鉴
团队向孩子们介绍了蒲公英、薄荷、苍耳子、狗尾草等中药材的习性和功效,还讲述了有关养生的日常习惯,中医认为五脏对应自然界的四季,所以应该根据不同的季节来养护我们的主要器官,我们应遵循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的原理。在教学过程中,孩子们积极提问,对中草药流露了浓厚的兴趣。
三.体育:学防疫手指操
在体育方面,实践团向小朋友们演示了与防疫生活息息相关的手指操,授予小朋友们健康的知识与技能,与小朋友们一起做防疫手指操。在做手指操的过程中,不仅教授孩子们正确的洗手技能来正确防疫,而且孩子们还在学习的同时,灵活了手指与大脑。在开展手指操教育的过程中,孩子们积极专注地学习着,与志愿者小老师进行积极互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四.美育:制中草药贴画
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同时,致力于中医药传统文化的传播。实践团队秉持“绘百草入画,传中医文化”的态度,向孩子们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中药材并演示了如何用中药材作画。
我们巧妙运用枸杞、红花、淡竹叶、赤芍、菊花、泽泻、香附等多种中药本身天然的颜色和各异的形态,用独特的粘、贴、拼、嵌等创作拼贴技艺,设计制作成惟妙惟肖的画作。以中药文化为载体,以独特的创作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与主观能动性,加深对药用植物和中药材的辨识,提升孩子们的审美能力。
五.劳育:做驱蚊虫药囊
炎热的夏日,蚊虫叮咬使人们烦躁不已。小讲师向孩子们介绍了驱蚊虫药囊的制作方法和功效。在激发孩子们动手能力的同时,向孩子们传播了中医药文化。我们以甘松、檀香、白芷、山柰、广陈皮、紫苏叶、薄荷叶为原材料,制作了驱蚊虫药囊。在制作过程中,孩子们活跃地与志愿者小老师们互动提出关于中草药的疑惑,小老师们也耐心解答,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此次实践,我们深感弘扬和传承中医文化,需要让更多的人深入了解中医文化,正确看待中医文化。我们还需继续向人民群众普及中医健康知识,增强我们中医药学子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中医药文化贡献青春力量!
照片|魏嘉萱
文案|于清秋 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