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中医药大学“望来路,向新程”中医药非遗实践团——探访“黄氏玉容丸”第四代传承人黄陈俊医生
2023年7月20日“望来路,向新程”中医药非遗实践团成员非常荣幸地邀请到“黄氏玉容丸”第四代传承人黄陈俊医生给我们分享他的中医药非遗传承故事。
黄陈俊,第四代传人,自幼随祖父黄星楼习医,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系江苏省老年专业委员会常委,在上海长征医院进修神经内科,获江苏省青年中医奖励基金奖,著有《如皋长寿方案》《寿比南山》等书。
2016年,黄氏玉容丸制作技艺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祛除“黧黑斑”显著作用的“黄氏玉容丸”,用于临床补气养血,增强体质,调节月经,祛除黄褐斑。根据《本草纲目》记载:人参甘温、大补元气;阿胶甘平、补血滋阴;枸杞平甘、滋肝明目;茯苓淡平、健脾利水;白芷辛温、祛风燥湿;玉竹微咸、润燥生津。淡化黄褐斑,延缓衰老,延年益寿。其制作流程是:1、将珍珠、豆腐渣和入铜锅内煮沸一小时,用清水淘洗滤尽渣皮,将珍珠晾干研磨成粗粉备用。2、枸杞放置铜锅内,文火焙干。3、人参晒干,与枸杞、鹿茸、及珍珠粉等混合均匀,碾成细末过筛。4、用隔筛板来回搓揉泛丸,制成豌豆般大小的丸粒,在阳光下晾干,称克分装后,灌入瓷瓶中。
前辈启迪,历久弥新
黄陈俊医生自幼跟随祖父江苏省名中医——黄星楼抄方实习,一边背诵《汤头歌诀》、《药性赋》,研读了三种注译版本的《黄帝内经》书籍,后来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在中医学徒期间,誊写了39万字的稿件,整理出版了《黄星楼内科临证识见》著作。接着,在姑母黄启淮、姑父于格的启迪下,系统整理了黄星楼临床医案,归类治疗各类疾病的用药规律,从中选出祛除“黧黑斑”显著作用的“黄氏玉容丸”,用于临床补气养血,增强体质,调节月经,祛除黄褐斑。同时,也坚定了自己,发扬光大黄氏中医医术的决心。
民族瑰宝,传承创新
谈到目前这项非遗技术的生存现状,黄陈俊医生说道:黄氏玉容丸”通过黄氏中医诊所及相关医生的推广,使用者反馈的良好口碑,微信的普及介绍,吸引了全国各地、以及一些外籍华人的服用,同时黄氏玉容丸在浙江电视媒体中心,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广州博览会国际大健康产业上展览,也大大提高了中医药非遗项目的国际影响力。目前,“黄氏玉容丸制作技艺”正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广州市黄浦区瑞恩医联体合作,形成医养结合体系,力争创建成为具有市场影响力、竞争力的高质量品牌。
但是经过后期网上资料查询,实践团成员们发现“黄氏玉容丸”销售渠道较少,用户不能找到正规的渠道进行购买,从而导致玉容丸销量不足。
黄陈俊医生也提出相较于其他类似功效的药物,“黄氏玉容丸”关键在于气血的代表药物,例如补气的人参、补血的阿胶,同时也含有祛湿的白芷、收涩的茯苓,配合起来疗效比较显著。当然,黄氏玉容丸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也曾遇到困难,一些人借发展非遗项目的名义,妄图侵犯知识产权和非遗品牌,黄陈俊医生表示要建立完善的名录体系和信息数据库,制定并落实了项目保护计划和措施,来保障中医药非遗知识产权和传承人的合法权益。
此外,黄陈俊医生还逐一向实践团成员们对糖尿病,肝炎等相关病例进行了分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应针对不同疾病对药材进行不同的配伍,根据经典配方进行药材加减”,黄陈俊医生强调道,来帮助中医学子更好地了解中医药文化非遗知识,便于日后更好地学习。
寄语后辈,守正创新
中医药非遗素有技有所长,术有所攻,千方易得,一效难求之美誉,得以世代薪火相传。扁鹊云“人之所病,疾病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病人所患的疾病,数不其尽,医生治疗疾病的方药,少之又少。家训:“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约”。百年树人,莘莘学子承前启后,在校勤学苦读,精明医理,由博而约。日后,任广褒无垠的中医药文化宇宙之中,自由翱翔!这是黄陈俊医生对青年学生寄语的厚望,实践团成员们也表示学医之路艰辛,但作为中医药学子,更要为人民健康,走好自己求学之路,走好传承与创新的康庄大道!
《大医精诚》谈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中医药这一祖先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应当更好地树立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共同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医药智慧和力量!
时间:2023-09-16 作者:大学生联盟网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