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医学子三下乡:脉传千年医术存,非遗技艺传宝鉴
本报讯6月下旬,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校区部分师生组成“望来路,向新程”中医药非遗实践团,协助第十四届中国(泰州)国际医药博览会进行关于中医药非遗项目的调研与分析,探寻目前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现状。
在实践期间,团队进行了资料整理、问卷调查、调研采访等相关工作。团队共计收集问卷样本数594份,采访了南京、连云港、南通、常州等多个地区中医药非遗相关机构及传承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政府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非遗项目数量日渐增多。目前,国家加强完善中医药非遗的保护制度,在世界性非遗保护热潮的激励下,我国积极参与,努力抢救与保护中华民族底蕴深厚的文化遗产。一些保护单位已经采取设置专职人员保障、建立人才培养体制、与当地医院签约医共体、申请专利、举办培训活动等措施对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据悉,该实践团采访中医药非遗相关项目及传承人共计6项(名)。其中黄氏玉容丸制作技艺、五妙水仙膏均为省级非遗,陈氏骨伤疗法、小儿脾胃外治法、海州中药炮制技术、兰陵程氏针灸为市级非遗。本次中医药非遗采访囊括中药炮制技艺类非遗、中医疗法类非遗、养生产品类非遗、民族医药类非遗等,涵盖种类较多。据采访了解到,这些中医药非遗均能够产生一定的疗效和作用,在社会上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并能够有力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此外,团队成员广泛向公众发起问卷调查,并了解到广大群众对中医药非遗的传承和发展持认可态度,认为中医药非遗技术需要传承。
目前,该实践团的各项工作仍在有序进行当中。实践团成员表示,目前非遗文化正以其独特而深厚的内涵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关注、学习、弘扬。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应牢记“自信、敬业”得校训,为建设健康中国、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医药智慧和力量!
时间:2023-09-16 作者:大学生联盟网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