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鲁地寻红”调研团前往山东省青岛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为积极响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号召,了解山东省红色文化资源的法治化保护及民众守法现状,探寻对现行资源保护与利用影响最大的因素。8月19日,山东大学(威海)“鲁地寻红”调研团成员张芸萱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青岛地方支部旧址,对场馆工作人员及部分游客进行调研。

 
通过对场馆工作人员的访谈,我们了解到,该馆作为山东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假期中几乎每天都吸引学校组织的团队前来参观,在每年7月山东省红色教育主题月还会设置原创微视频“青岛党史60秒”等五个主题活动。日常场馆主要在公众号进行宣传,举办的活动有时也在融媒体、新媒体平台宣传,但力度较小。同时对于场馆运营情况,工作人员表示文物都有展柜保护,避免人为破坏,也有清洁员定时清洁展柜展厅,同时场馆还会对受损文物及时进行维护、修缮、更新。展厅入口处配有导览册,内部还配有音乐便于游客参观,同时场馆内还设置母婴室、无障碍卫生间、饮水处、休息处等便民服务处。

 
关于场馆参观体验,团队成员通过对游客的访谈及自身体验了解到,场馆内对于资源的展览形式主要是图文、影像、文物与场景复原,展览形式丰富,通俗易懂,还配有留言簿用于收集游客反馈的意见和感想。但部分展厅内投影设备未打开,部分红色资源未被展示,支部旧址部分也未开放。场馆内讲解员与游学队伍互动较多,红色文化教育传播氛围较好,不过部分游览队伍纪律较乱,对于纪律维护方面场馆有待加强。部分游客还表示,场馆特色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文物、真实影像、史料、场景还原等能清晰展现出青岛党史发展的脉络,但部分画作和场景复原未设展柜保护,人为破坏风险较大。

通过此次调研,团队成员对山东省红色文化资源立体法治化保护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与认识,有利于团队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结合调研所获的大量意见与数据进行分析总结,为团队后期进一步研究影响红色文化资源法治化保护的具体因素及应对措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时间:2023-09-14 作者:“鲁地寻红 法治同行”调研团队 来源:山东大学(威海) 关注:
社会实践推荐
  • 行之愈笃 “鲁地寻红,法治同行”调研团第一阶段实践纪
  • 法学院“鲁地寻红”调研团前往山东省青岛市开展社会实
  • 暑期社会实践|寻访红色足迹,赓续红色精神
  •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学生红十字协会赴杭州萧山——“
  • 情满戛洒,意满花腰
  • 情满戛洒,意满花腰
  • 花腰傣民族文化在戛洒民族特色小镇的建设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花腰傣民族文化融入戛洒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并持续不断向前发展,
  • 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