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北国江城,续红色血脉”团队成员,从各地赶来,齐聚通化县。
通化县,隶属吉林省通化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东白山市,西辽本溪市、抚顺市交界,南与集安市相连,北与柳河县接壤。曾荣获“国家生态县”和“美丽山水城市”称号。是我国一座古老的城镇。

通化县是文化宝地,有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地点,实践团队第一站来到了刘玉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刘玉斌老师精美的长白山山核桃拼接和红松根雕技艺,既能有效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又能加大对非遗产业的宣传与保护。文艺家们围绕文学创作、创意设计、文创产业等领域赋能乡村振兴、艺术乡村。文化既是国家的灵魂,也是助推乡村振兴的必要手段,国家只有重视渗透地域文化的品牌建设,才能为中国发展注入不竭的生机和更大潜力。

接下来,团队来到老岭红色教育基地,这里讲述了王凤阁在石湖镇联合抗日斗争及英勇牺牲的壮举和杨靖宇将军的抗日英雄事迹,使志愿者们了解到东北抗联的不易。毛泽东主席曾对东北抗联名将冯仲云说:“你们东北抗联,比我们长征还要艰难、艰苦。”抗战胜利后,彭真同志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共产党20多年领导的革命斗争中,有三件最艰苦的事。第一件: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二件:红军长征后,南方红军的三年游击战争;第三件:东北抗日联军的十四年苦斗。”纪念馆内的每一面墙壁都诉说着一个个可歌可泣的壮丽故事,它承载着一段历史、一段人生,这也让大家对抗日战争有了更深的印记,对抗联精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倍增爱国情,牢记英雄志。

团队紧接着进入老岭隧道,感受战火味道。据资料记载,杨靖宇领导的东北抗联第一路军从1938年3月起,对通辑铁路线进行了持续不断地打击。他们破工地、炸桥梁、袭军车、砍电杆……大大小小战斗数十起,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在日伪编辑的《满州开发四十年史》中记载:“1936年至1939年4月间,活跃在梅辑线上的东北抗日联军多次炸毁铁路线、桥梁和日军列车,打死、打伤日军3000余人。”日本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修筑这条铁路线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本次红色教育活动开展得扎实而有意义。全体干警纷纷表示,要以抗联英雄为榜样,继承好革命先辈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和艰苦奋斗、英勇顽强、勇于创新的抗联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以伟大抗联精神为引领,立足本职、不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