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5日,青岛科技大学“访北国江城,续红色血脉”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奔赴吉林省通化市的长白山脉地区,寻找历史足迹,领略山间美景。
上午,团队首先来到了位于石湖镇的刘玉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推开大门,映入眼帘的便是各种各样做工精美的长白山山核桃雕刻艺术品和根雕艺术品,仿佛还能闻到核桃和红松的沉香。
馆主刘玉斌先生热情地向队员们介绍场馆中的每一件作品,如《飞龙在天》、《百鸟朝凤》、《二龙戏珠》等,不同形态的根雕艺术品背后都有着不同的故事。
刘玉斌先生收集核桃,再将核桃锯成片,一片一片的粘贴起来制作成一件栩栩如生的艺术品,整个制作过程非常复杂,需要充分的耐心。刘先生将流传于民间的山核桃拼贴工艺进行整理和改进,把自己的想象与思考融入作品中,让一件件作品在他的手中焕发生机。
队员们在刘玉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感受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与执着,了解到非遗作为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有着促进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深远意义。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努力宣传非物质文化,自觉树立起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欣赏了充满古香古韵的根雕艺术品后,队员们来到了老岭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参观老岭抗日纪念馆和王凤阁纪念馆,身临其境的感受东北抗联艰苦奋斗的英雄事迹。
老岭隧道位于纪念馆的背后,抗日战争时期,杨靖宇同志率领部队奇袭老岭隧道工程取得胜利,令广大人民群众深受鼓舞,被称为“东边道肃正史上最巨大的一章”。在隧道上方的山上,有一座用钢筋混凝土铸成的炮楼,上面布满弹孔,却仍屹立不倒,透过那些弹孔,仿佛能看到当年那段鲜血流淌的峥嵘岁月。
山河虽无恙,吾辈当自强。新时代青年应铭记历史,歌颂英雄,自觉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在国家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团队来到了罗圈河谷科博园,该园建于石湖森林国家公园内,将教育研学、旅游度假、休闲娱乐融为一体,形成一道特别的风景。当地人带领队员们欣赏山中美景,山间绿树成荫,山路旁种着像木灵芝、冬青等珍稀草药,山里雾气缭绕,似穿梭在仙境之中。此外,队员们还见到了长白山梅花鹿、野猪等野生动物。
当地绿水青山环绕,到处都有小动物的身影,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非常完善,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队员们呼吸着青草的香气,感受着大自然的美好。
通过这一天的实践学习,队员们明白了保护非遗的意义,意识到了要铭记历史,热爱祖国,还了解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