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挥毫间,写就别样诗篇
为了让山区的孩子们了解更广阔的世界,给留守儿童带来关爱,我跟随筑梦计划之兰州大学赴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温堡村乡村振兴实践团来到家荣希望小学支教,在这里我将经历第一次支教时光,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了解传承的经典文化,创造孩童的广袤天地。
今天这节课我想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所以我打算将孩子们就近分成小组,给他们开头,自行选择,然后一人补写一句,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一个故事。为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保证故事性,我多搜集了几个开头供学生选择。我提供的开头有以下几个。
风听到了海豚和云的笑声。
兔子姑娘问兔子先生,如果不是兔子,你想成为什么。
小白熊想和小熊猫做朋友,就用颜料把自己画成熊猫的样子。
小女孩喜爱星空,常幻想能摘一颗星星作伴。
“为了方便,一排的四位同学为一组,大家抄好开头后计时开始,一人写一句话,最后时间快到时我会提醒大家,好了,开始吧!”讲明规则后孩子们就开始奋笔疾书,我也在这期间观察着他们的进度,我对故事的发展后续充满期待,很想知道大家都是怎么续写这些故事的。
“时间到啦,现在每组选一名同学上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小组的故事吧。”
随着大家的分享,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又一个童话世界。
先来看看风的世界吧,有两个小组选择了这个开头。其中一个小组把这笑声归因于一个笑话:泥巴和锅巴是好朋友,可泥巴去锅巴家玩的时候锅巴不认识泥巴了,于是泥巴就说我是泥巴,我是泥巴,你听到了吗。这个巧妙的谐音笑话不仅逗笑了海豚和云,也逗笑了课堂上的大家。我想,这一组的孩子肯定有人是个好动的性子,在生活中说不定也是个开心果的角色。另一组并未深究笑声的来源,而是着重描写了三者之间的互动过程,还写到了三者约定第二天要接着玩耍。看来这一组看重的不是为什么,而是怎么样,相比为什么会快乐他们更在乎怎样持续获得相同的快乐。两组侧重各有不同,也体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使相同的开头走向完全不同的结局。
然后来到了只有一个小组续写的兔子先生的世界,兔子先生想变成自由的云,因为“可以躺在天空看风景,无忧无虑”“也可以变出好多形状,让小朋友开心点”;兔子先生想变成一个太阳,“照亮大地,给他们温暖”;兔子先生想变成雨滴,“滋润大地,化干旱为生机”。这些统统在兔子先生的梦里真实发生了,醒来后的兔子先生没有失落,他和梦里的自己一样开心。为什么呢?如果梦醒发现都是假的不该满心失落吗。可在这群孩子的眼中,能不能实现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已经经历过,是能给别人带来开心,是现在内心自由的自己。你认为自己是自由的,才会真正无所束缚。我恍然惊觉,我们总是在无意间给自己套上一层层枷锁,却怪这些枷锁拖累了奔向自由的脚步。
下一个是属于熊熊们的世界,同样有两个小组续写。有一组的发展中小白熊的颜料掉了,小熊猫就把自己涂成了白色,可是两只小动物都适应不了各自的生活环境,最后由一位冒险家抚养两个小家伙。这一组的同学并没有将矛盾的重点放在颜料上,他们更细心地注意到了一个更为严重的矛盾,两个小家伙都不能靠自己就生活在对方的环境中,但是最后出现了一位冒险家,很巧妙的解决了这个矛盾,充满了戏剧性,或许这组的同学可以考虑这方面的发展呢。下一组小熊猫也知道了真相,但是小熊猫没有在意,小白熊就洗掉了颜料,他们成为了朋友。这一组的故事温馨而简短,充满了令人舒服的感觉,写出这样故事的人应该是温柔又强大的孩子。
最后就是小女孩的世界了,这一组的故事中,小女孩是因为孤独才想要摘一颗星星,小女孩短暂地拥有了和星星相伴的快乐的夜晚,可过后,小女孩又是孤独的一个人。这个故事整体给人的感觉不像之前几篇是一种温馨,舒适,自然的状态,这个小女孩的孤独占据整篇文章,就算是与星星在一起,也随时充满了离别的忐忑。这是这一组同学内心深处的孤独吗,原来小孩也会感到如此压抑的孤独。
这节课仿佛是小孩在给我上,我深深的意识到,很多问题,从小孩的角度来看,总有不一样的解读。大人们很容易就被困在僵化的思维模式里,而小孩子跳脱的思维恰是我们欠缺的。很多时候,我应该多看看身边这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们。
时间:2023-08-14 作者:王楠 来源:王楠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