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精神,引领广大青年服务乡镇建设发展,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等各领域各方面工作中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落实百千万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根据广东省委“百千万工程”战略部署,7月5日,广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粿然是你” 实践团前往汕头市潮南区成田镇开展主题为“粿韵新生,智旅兴乡”的社会实践活动,以青年智慧赋能乡村振兴与非遗传承。实践团先后参观上盐村、东盐村、大寮村等地,沉浸式体验上盐电影村胶卷文化路线、东盐粿文化路线、大寮嵌瓷文化路线的独特韵味,在一路行走中感受当地深厚的电影名人文化底蕴和非遗文化风采,品味潮汕粿品的独特之处和工艺传承之美,体悟潮南非遗大寮嵌瓷的独特风采和制作工艺。
图为“粿然是你”实践团在东盐粿工坊合影
光影溯源:郑正秋故里的华丽变身
图为“郑正秋故居”大门
实践团首站抵达上盐村郑正秋故居,故居遵循“修旧如旧”原则修复郑正秋幼年居住的“四点金”祖居,通过全息投影与油墨投影技术活化,成为沉浸式 “电影课堂”。团队成员沿着胶片步道与电影长廊,梳理郑正秋编导《难夫难妻》《孤儿救祖记》等数十部影片的传奇人生,深刻理解其“以影载道”的文化担当。实践团深入挖掘上盐村本土文化资源,多角度取景拍摄郑正秋故居风貌,推出《影史初心:郑正秋故里的光影回响》专题短片,将郑正秋 “中国电影之父” 的文化 IP 与成田镇 “电影文化村” 建设深度融合,探索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图为工作人员讲解故居展陈
图为故居前电影广场上的塑像
粿香传情:让非遗美食成为故乡符号
东盐村以“粿”文化为切入点,“东盐水乡、佰粿飘香”为主题,以产业发展为导向,通过融入动漫元素,设计吉祥物“喜桃”,塑造“我爱东盐”IP,在粿品工坊的基础上,村里陆续开设露天茶座、故然居・粿舍,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体验,逐步形成以饮食文化、休闲度假和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粿”文化旅游村。在蒸汽氤氲的工坊里,经验丰富的师傅们手指翻飞,将承载着家乡味道的粿皮包裹上精心调制的馅料,伴随着粿印轻巧的敲击,一个个寓意吉祥的红桃粿便如花般绽放。实践团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体验非遗粿文化制作,在揉捏粿皮、压模成型的亲身体验中,感受潮汕饮食文化魅力。从记录粿品模具的潮汕图腾纹样,到体验 “红桃粿”的制作工艺,实践团制作推出《粿韵匠心:潮汕记忆中的手作红桃粿》专题短片,让这道承载着故乡情怀的美食,成为连接传统与当下的文化纽带,让更多人透过蒸腾的热气,读懂潮汕饮食里的烟火温情与文化密码。
图为“粿然是你”实践团在粿工坊
瓷韵匠心:触摸千年非遗的温度
图为“非遗传承人”许少鹏老师制作嵌瓷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嵌瓷以“碎瓷为料、砖石为基”,匠人将专门烧制的瓷片敲碎、分类,再以水泥石灰黏合,在屋顶、墙体上拼贴出龙凤、花鸟、人物等立体图案。瓷片的坚硬耐腐赋予它 “百年不谢” 的生命力,而拼接的巧思又让它兼具雕塑的灵动,堪称 “刚柔并济” 的民间瑰宝。在大寮嵌瓷工艺社,第四代传承人许少鹏先生现场演示 “塑胚胎 - 剪瓷片 - 镶嵌 - 上色” 的完整工序。成员们亲身体验时发现,看似简单的剪瓷片需精确控制力度,镶嵌时更要兼顾色彩过渡与造型张力。团队通过高清镜头记录下“双龙戏珠”、“水浒108好汉” 等作品,制作《瓷语巧嵌:大寮巷陌里的碎瓷匠心》专题短片,让观众看懂嵌瓷里藏着的潮汕人对 “残缺即圆满” 的哲学艺术表达,以及匠人 “磨破千百片,方得一帧活”的坚守。
图为实践图在大寮村实践地合影
图为大寮村嵌瓷作品
数字赋能:探索乡村振兴的 “第四空间”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数字游民群体正成为乡村振兴中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实践团在调研中发现,成田镇具有发展数字游民社区的独特优势,作为 “中国电影之父” 郑正秋故里,上盐村以全息投影活化百年电影文化场景,形成沉浸式创作灵感库;大寮嵌瓷、西岐英歌舞、非遗粿品等多元非遗资源,既提供文化体验素材,又为创意转化提供丰富空间,满足数字游民对当地文化深度融入的需求;另外,成田镇有着绿色宜人的工作生活环境,这种优美的自然环境本身就是一张亮丽的名片,为数字游民提供了舒适的共居、共创、共学空间。立足这一发展优势,粿然是你实践团以 “云上成田” VR 全景地图为核心载体,用镜头定格乡土肌理,以光影编织振兴叙事,将这些带着温度的画面转化为可交互的数字场景,同步制作的专题短片,通过线上传播触达更广泛受众。这幅 VR 地图不仅是数字游民 “云探村” 的直观向导,更悄然埋下 “文化 + 数字 + 文旅” 融合的种子 —— 未来,当数字游民循着数字足迹走进成田,非遗工坊可变身为线下创作基地,古村落能成为灵感取景地,让数字游民的 “流动生产力”,真正转化为乡村振兴的持续动能。
图为无人机拍摄村落照片
图为大寮村全景地图呈现
图为“云上成田”全景地图呈现
触摸乡镇脉动,共话古村新韵
沿途的田园风光与错落有致的潮汕民居相映成趣,古朴的村落风貌与鲜活的文化传承共同勾勒出成田独有的人文风情,让大家流连忘返、赞叹不已。如何让这份藏于乡野的文化魅力被更多人看见?带着对成田镇宣传推广的深层思考,实践团与成田镇团委开展座谈会。会上成田镇团委书记唐岸晞向实践团系统介绍了成田镇独特的文化基因:从屋脊上绽放千年的大寮嵌瓷,到承载故乡记忆的非遗粿品,从 “中国电影之父” 郑正秋的光影传奇,到侨乡美丽乡村治理、文化交融的历史印记,全面展现了成田镇在文化传承与文旅发展中的特色与潜力。
同时,成田镇团委书记唐岸晞深入分享了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路径与未来展望,双方聚焦文化传播的热点问题展开探讨 —— 如何让嵌瓷的匠心、粿品的温情、电影的底蕴突破地域限制,让更多人感受侨乡文化的魅力?如何用青年视角激活传统文化,让古老技艺在数字时代焕发新活力?
基于此,实践团与成田镇团委及各方达成共识,确定以 “科技赋能、文化传播”为核心,携手打造 “云上成田” VR 全景地图。通过沉浸式VR技术,全景呈现成田镇的非遗工坊、历史地标、文化场景,既为在外侨胞与游子搭建 “云游家乡”的情感纽带,也为传统文化插上数字化翅膀,让成田的文化故事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图为实践团与成田镇团委开展座谈会工作
“百千万工程”旨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增强县域综合实力,从而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进程。在此次调研中,广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粿然是你” 实践团携手成田镇团委,以创新之姿投身实地实践,通过制作 “云上成田” VR 云景地图与主题宣传拍摄双线推进的模式,聚焦创新视角深入挖掘成田镇的人文底蕴,细致勾勒村民生活纹理,将游客关注的核心内容巧妙融入其中,使旅游变得如同按图索骥般便捷,为成田镇拍摄宣传纪录片,打造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宣传矩阵,为成田镇的乡村振兴注入了蓬勃的新活力。
图为“粿然是你”实践团&成田镇团委合影
未来,广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粿然是你” 实践团将持续深耕成田镇本土文化资源,不断助力成田镇创新 “文化 + 研学 + 旅游”模式,打造区域文化名片,让更多人领略潮南之美,感受成田镇的独特魅力。那些被镜头收藏的晨昏、挥洒的汗水与绽放的笑脸,都将化作希望的种子,播撒在这片充满潜力的土地上。相信在实践团的不懈努力下,这些种子必将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为成田镇乃至潮南的乡村振兴事业撑起一片繁茂的新绿,让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