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青春遇见田野,实践触摸振兴 ——山东大学"青春奋进,筑梦未来"实践团滕州调研札记

科技赋能:茶园里的"南茶北引"奇迹

踏进滕阳里龙田茶基地,我们见证了一场颠覆认知的农业革命。这个总投资1.6亿元的项目,已流转土地1800亩,栽植茶苗10万株。"我们引进龙井43、六安瓜片、大红袍等16个南方品种,与浙大茶叶研究所建立产学研协作。"基地负责人自豪地介绍道。

24小时可视溯源系统、大数据环境分析、自动化田间管理——这哪是传统印象中的农业,分明是科技与自然的完美融合。经检测,这里茶叶的茶多酚、蛋白质含量均超过南方原产地。更令人惊叹的是"1+3+X"融合模式:农民变股民,企业做引领,政府搭平台,实现农民人均增收1万元,村集体收益30万元,企业销售过亿元的多赢局面。

全域画卷:山水间的诗意重构

"龙湖月色"省级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片区覆盖23.03平方公里,涵盖10个村庄11156人。我们沿30余公里山水环线深度体验:在知青纪念馆感悟历史温度,在AR-BOX科技馆体验数字文旅,在关中印象美食街亲手制作滕州煎饼。

这里构建了"农是根、文是魂、旅是花、富是果"的发展体系,打造26个特色节点,举办60余场次节会活动,发展10余种新业态。数据最有说服力:累计接待游客6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营收突破2600万元,带动村民增收460余万元。8000余亩特色林果基地、38.5%的森林覆盖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00元,勾勒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现代乡村图景。

创新机制:共富共赢的时代探索

调研中最让我们印象深刻的是"三变"改革实践。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建立"专业公司运营、集体入股合营、村企农户联营"的利益联结机制。云禾乡村振兴运营平台提供产业导入、经营管理等托管服务;汇山水乡村旅游合作社开展多元经营,提供订单式用工服务3600余人次,开发文创产品30余种,带动320余名群众就地就业。

这种模式破解了资金短缺、人才不足、内生动力不强等制约难题,培育了50余家新型经营主体,360余名新型职业农民,形成了政府引导、企业带动、群众参与的良性循环。

青春智慧:新生代的乡村创想

与返乡创业青年的对话让我们深受启发。在电商培训现场,我们了解到数字化营销如何为农产品插上翅膀;在家庭农场和农家乐中,我们看到了乡村创业的无限可能。

思维碰撞中,我们也贡献着青春智慧。费杨提出的"茶叶盲盒+研学课程"创意,将传统茶文化与Z世代消费习惯巧妙结合;关于短视频推广、网红打卡点营造的建议,得到当地干部的积极回应。"青年人的创新思维正是乡村发展最需要的活水!"龙阳镇负责人的话语让我们深感使命在肩。

深层启示:农文旅融合的时代密码

三天实践让我们读懂了乡村振兴的深层逻辑。龙阳模式的成功在于坚持因地制宜,以"品牌先行、策规一体、运营前置"的系统思维,实现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单一产业向三产融合、分散发展向抱团振兴的三大转变。

这里的乡村振兴不是简单的经济增长,而是产业、生态、文化的协调发展;不是外在的模式移植,而是内生的创新实践。当青春遇见乡土,我们不仅看见了产业兴旺、生态优美的现实图景,更读懂了中国式现代化在农村的生动实践。

在希望的田野上,我们找到了青春奋斗的方向。乡村振兴的宏伟画卷正在展开,而我们这一代青年,正是这幅画卷中最具活力的色彩。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发布时间:2025-08-28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