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全民阅读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有这样一群青年学子,选择将青春的足迹印在基层社区的土壤上。这个夏天,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师范学院)(学前教育学院)阡陌书途团队,怀揣着对知识传播的热忱与对基层群众的关怀,走进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浦头镇东元村,开展了为期20天的“书香润心・情暖社区”基层阅读推广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他们以专业为笔、以行动为墨,在改善社区阅读环境、点燃居民阅读热情的同时,也书写了当代大学生扎根基层、服务社会的青春答卷。
图 1团队合照
精准调研,以需求为导向锚定实践方向
实践的起点,源于对基层阅读现状的深度洞察。活动开展前,团队通过线下问卷调研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对东元村80位居民的阅读需求进行了细致摸排。数据背后,是儿童渴望阅读却缺乏陪伴与优质书籍、老人热爱阅读却面临图书陈旧过时的现实困境,更折射出社区图书资源匮乏、阅读活动单一的普遍问题——村委活动室里,图书杂乱堆放、缺页破损,近半年仅开展2次简单阅读活动且参与度低迷。
“不能让‘想读书’的愿望落空。”这样的信念让团队迅速明确方向。在指导教师张杨的专业指导下,团队以“优化阅读资源、丰富阅读活动”为核心,制定了科学详实的实践方案。负责人卢挪凭借丰富的校园活动组织经验统筹全局,成员于小学结合儿童教育研究背景聚焦少儿阅读服务,张淑仪发挥文案宣传优势助力活动传播,一支专业、高效且充满温度的团队,为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维行动,用专业服务点亮社区书香
20天的实践里,阡陌书途团队用实打实的行动,为东元村带来了看得见的改变。在图书整理与优化工作中,3名团队成员耗时2天,完成了对社区图书的全面清查、分类编号与电子书目制作——他们将图书分为可继续使用、需要修补、完全破损三类,用胶带细心修补破损书籍,按儿童文学、健康养生等类别有序摆放,更成功联动当地二手书店,为社区争取到一批绘本与养生类书籍捐赠,让原本杂乱的活动室变身“温馨读书角”。
图 2团队成员于小学和张淑仪在挑选书籍
图 3 团队成员张淑仪为孩子们整理手工玩具
图 4团队负责人阅读捐赠书籍
图 5团队成员于小学值班
图 6团队成员卢挪和于小学与村民交谈
针对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团队打造了特色鲜明的阅读活动:面向儿童的“趣味绘本共读”上,于小学用生动的讲述与手工制作,让《好饿的毛毛虫》等经典绘本“活”了起来,互动问答环节更让孩子们主动分享阅读感悟;面向老人的“经典诵读分享会”上,团队成员
与老人们一同品读《论语》《唐诗宋词》,倾听老人讲述读书故事与人生阅历,让经典文字在交流中传递温暖。此外,团队建立的阅读打卡群,通过15天打卡活动与定期阅读推荐,帮助居民养成持续阅读习惯,小礼品的激励更让社区掀起了“每日读书”的热潮。
收获满满,以青春担当书写实践答卷
这场扎根基层的阅读推广实践,不仅为东元村带来了显著改变,更让团队收获了成长与认可。如今的东元村,社区活动室人流量较之前增长50%以上,孩子们主动上台分享故事、老人们结伴参与诵读活动、中年人通过阅读探索创业思路,浓厚的书香氛围让整个村庄焕发生机。浦头镇东元村村民委员会特地发来感谢信,称赞“实践活动让村子的阅读氛围更浓厚,居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不少居民还送来锦旗与手工礼物,表达对团队的感谢。
图 7东元村给团队的感谢信
对团队成员而言,实践更是一次能力与思想的双重锤炼。在与居民沟通中,他们学会倾听需求、耐心交流;在组织活动时,他们提升了策划执行与应急处理能力;在解决基层问题的过程中,他们更深刻理解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意义。“看到居民因为阅读变得更快乐,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团队成员的心声,道出了当代大学生服务社会的责任与担当。
此次“书香润心・情暖社区”实践活动,是扬州大学学子践行“坚苦自立”校训的生动体现。未来,阡陌书途团队将继续总结经验、优化方案,计划扩大实践范围、建立长效图书补充机制、创新活动形式吸引更多群体参与,让书香持续浸润更多基层社区,以青春之力为推动全民阅读在基层落地生根贡献更多力量。而这份扎根基层、服务人民的青春担当,也将成为他们未来成长道路上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