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山东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 | 趣味科学课开讲啦


2025 年 8 月 26 日,一场以 “浮力与压力” 为主题的趣味科学实践课在翡翠外滩社区顺利开展。本次课程通过口服液瓶浮沉子、叠杯吹气两大生动实验,带领孩子们走进物理世界,近距离观察、探索浮力与压力的奥秘,在动手实践中激发科学探索热情,培养细致观察与深度思考能力。

课程伊始,主讲人宋自强同学以 “口服液瓶浮沉子” 实验为切入点,将矿泉水瓶与口服液小瓶组成的微型浮沉系统展示在孩子们面前。当主讲人通过捏压矿泉水瓶,控制瓶内口服液小瓶灵活上下浮动时,孩子们瞬间被这一奇妙现象吸引,纷纷凑近观察,专注的眼神中充满好奇,脸上不自觉露出思索的表情,迫切想要弄清其中的原理。

为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主讲人从浮沉子的工作原理展开讲解:“口服液小瓶的平均密度由其自身重量和内部存留的气泡共同决定,而我们捏压矿泉水瓶时产生的外部压力变化,会改变小瓶内气泡的体积,进而影响小瓶整体受到的浮力,最终实现它的上下浮动。” 在讲解液体压强与气体压缩关系的过程中,孩子们敏锐地发现,口服液瓶在水中运动时,瓶口总会带着一个小水泡。这一细节自然引出了关于液体表面张力的讨论,“为什么气泡总是紧贴着瓶口?” 的疑问让孩子们纷纷将目光聚焦在水与空气的交界处,认真观察这一神奇特性。

进入实验操作环节,孩子们化身 “小小科学家”,谨慎地动手调整口服液瓶的配重。有的孩子专注探索不同水位对浮沉效果的影响,反复尝试并记录实验现象;有的孩子则重点研究捏压力度与小瓶下沉速度的对应关系,在一次次操作中寻找规律。当发现口服液瓶在即将浮起时,总会在水面稍作停留,主讲人与孩子们顺势展开讨论,深入分析表面张力如何暂时托住物体,以及通过振动打破这种平衡的方法。实验过程中,一名细心的女孩还发现,干燥的瓶口和湿润的瓶口会产生不同的气泡附着效果,这一发现又引发了大家对润湿现象与表面张力关系的进一步思考,课堂探究氛围愈发浓厚。

随后进行的叠杯吹气实验,让孩子们对压力现象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主讲人将两只塑料杯叠放在一起,从杯口侧边平稳吹气,当上面的杯子轻轻浮起时,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在主讲人的引导下,大家很快明白这是气流导致杯间压力降低的结果。为了深入探索,孩子们主动尝试不同大小的杯子组合,发现口径相近的杯子实验效果最佳;还有孩子通过测量吹气角度与杯子漂浮高度的关系,直观理解了伯努利原理在实验中的应用,将抽象的物理知识与具体现象紧密结合。

课程接近尾声,孩子们一边共同整理实验器材,一边平静地交流着各自的实验发现。“表面张力就像一层看不见的薄膜”“压力差能够产生意想不到的托举力”,简单的话语中,满是孩子们对物理现象的全新认知,而那些普通的口服液瓶、塑料杯,此刻也成为了他们探索物理世界的重要窗口。

本次社区科学实验课,不仅让孩子们系统理解了浮力与压力的基本原理,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关注生活中常被忽视的物理细节。从观察浮沉子运动时液面的细微变化,到感受表面张力的微妙作用,孩子们逐渐掌握了从更精细角度观察现象的方法,深刻体会到物理学中平衡与变化的辩证关系。这种从直观现象到本质思考的思维过渡,正是科学启蒙教育中最珍贵的价值所在,也为孩子们未来探索科学世界埋下了充满好奇与热爱的种子。
 
 
来源:张睿轩
发布时间:2025-08-26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千年粮韵承薪火,科创赋能护粮安
  • 河南工业大学“虫韵粮艺”实践团作为河南省“出彩中原”文化传承重点项目团队,以“千年粮韵承薪火,科创赋能护粮安”为主题开展实践活
  • 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