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蒲策”传音实践团走进广东恤孤助学会,宣传助学项目播撒希望种子

2025年7月17日,广东财经大学“蒲策”传音实践团广州六队探访了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会,深入调研扶贫济困和重症贫困儿童救助项目,开展资助政策宣传实践。

图一:实践团广州六队了解助学会

恤孤助学会:在爱与责任中点亮求学之路

实践团的第一站来到了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会。场馆内陈列着学会曾获的荣誉与表彰。学会工作人员向实践团详细介绍了办会理念、办会原则及救助核心项目,指出扶贫济困和重症贫困儿童救助是两大重点工作。

2004年恤孤助学会启动“访贫助学”,旨在资助低保或低收入家庭的在读学生。每名学生资助金额为4,500元,资助期为三年,由政府承担20%的配套资金。该项目通过媒体、志愿者和政府合作,确保资金精准发放。资金主要来自公开募捐,包括线上平台和线下活动,且所有捐款严格管理,确保用于助学项目的实施。

图二:实践团广州六队了结助学会荣誉

实践团足迹:穿行街头,播撒希望的种子

为宣传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会的助学项目,实践团成员走上街头,进行宣讲活动,旨在将恤孤助学会的帮助带给更多有需要的人群。活动中,实践团走访了各个社区,重点关注了社会中可能因信息闭塞而未能及时了解助学机会的群体。

在宣讲过程中,实践团成员与市民面对面交流,详细介绍了恤孤助学会“访贫助学”项目的资助条件、标准和申请流程。特别是在与老人、带孩子的家长、建筑工人和外卖小哥等群体的交流中,实践团耐心讲解,鼓励有需要的家庭积极申请资助。一位在工地上工作的年轻父亲表示:“做我们这一行,收入不稳定,孩子的学费问题常常让我感到压力山大。今天了解了这个项目,心里有了些希望。”

此外,实践团还特别强调了该项目的透明性与公正性,确保每一笔捐款都能真正帮助到贫困学子,确保资助的公平性与高效性。通过这些活动,实践团不仅让更多市民了解了恤孤助学会的公益项目,也为那些可能受到忽视的困难家庭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帮助他们获得社会的支持与援助。

图三:实践团广州六队沿街宣讲

促进会力量:撑起求学晴空,彰显公益担当

1938年出生的王颂汤老会长,不仅是一名信念如磐的中共党员,更有着 “国家突出贡献专家” 称号与五一劳动勋章的荣光。退休后,他毅然投身公益慈善事业,于2004年牵头创立广东公益恤孤助学促进会,用行动诠释着 “我能选择的正是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 的赤诚誓言。

这位公益先行者提出的 “好事做好” 指导思想,并非停留在口号层面,而是化作了数以千计志愿者的步履不停。截至2025年6月30日,恤孤助学促进会已在广东省43个县(区、市)累计资助42,242名(次)孤儿和困境学生。单看 2024年,其 “访贫助学行” 项目便向12个地区的13个项目精准发力,为9290名(次)学生发放资助款约70713万元,每一笔款项都承载着对孤贫学子的殷切期望。

图四:实践团广州六队观活动剪影

多年来,助学会始终以慈善助学为抓手,为命运多舛的孤贫学生撑起一片晴空。这份看得见的公平正义,不仅让受助学子在求学路上不再迷茫,更有力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成为和谐社会建设中一股温暖而坚定的力量,将 “好事做好” 的初心实实在在地镌刻在南粤大地上。

图五:实践团广州六队大合照

 

来源:大学生联盟网
发布时间:2025-08-15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