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洒落滁州市图书馆,7月15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团队志愿者,在图书馆策划创意活动。怀揣热忱期待,他们提前筹备:切割适配孩子操作的材料,整理海洋知识当 “故事库” 。活动以故事串联,用硬纸板、黏土、笔墨为 “画笔”,带着孩子打造海洋主题创作。科普环节穿插其中,孩子创意飞扬,志愿者也在互动里成长。这场活动,成了创意、艺术与童真相遇的舞台,志愿路上的珍贵印记就此留存。

“我们致力于让硬纸板的刚毅、黏土的温润、笔墨的飘逸,都成为孩子们畅想的载体,助力他们构建独特的想象森林。”活动启动前,志愿者王雨凡介绍道,其话语中的热忱感染了馆内氛围。
为打造丰富的创作体验,志愿者们提前周密准备:将硬纸板精准切割成适宜孩童操作的岛屿、海浪造型;按色彩精心分类黏土,宛若凝固的调色盘;同时搜集趣味海洋知识,为孩子们的创意之旅提供“知识灯塔”。

童创生辉
活动在引人入胜的故事中拉开帷幕,海洋的奥秘激发了孩子们的无限遐想。志愿者们的分组示范充满巧思:硬纸板组合成坚实陆地,黏土变幻出多彩生灵,水墨晕染出灵动海天。“发挥想象,自由组合,你就是这片创意海洋的主宰者!”王雨凡话音刚落,孩子们眼中的创造之火已被点燃。
“我创造了发光贝壳的海岛!”童声雀跃。硬纸板为基,黏土点缀,绘画增色,童趣与想象完美交融。作品层出不穷,材质特性被孩子们灵活运用,创作热情洋溢在整个空间。
过程中,“红心研墨”团队巧妙穿插生态知识,借作品元素讲述保护海洋的重要性,寓教于乐。看着孩子们从摸索到娴熟,志愿者们感慨万千:童真与创意结合,迸发耀眼光芒。
暮色回响
一位志愿者深有感触:“此次活动打破了图书馆的固有印象,展现了其作为创意工坊的潜力。志愿工作让我重新认识‘协助’:整理物料锻炼条理,引导孩子学习沟通,共同创作则复苏了想象力。”
当暮色降临,活动圆满结束。孩子们带着满载创意的作品离开,志愿者们心中留存着珍贵的瞬间:创意萌芽的悸动,艺术与童真交织的足迹,志愿星河中的点点星光。

结语: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团队以手工技艺和满腔热忱,在滁州市图书馆为孩子们搭建起艺术创造的新天地。从前期精心策划到现场创意引导,这场融合多元材料的主题活动,使“海洋岛屿”成为童真与艺术共鸣的舞台。志愿播撒的创意种子已在孩子们心田种下,期盼更多这样的桥梁,用手工的暖意和艺术的光辉,陪伴孩子们探索世界,勾勒出想象力飞扬的成长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