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红色文化,从革命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近日,计算机学院2322107091团支部实践小队于8月4日至5日,在图书馆红色文献区与红色文化广场开展为期两天的红色文化学习实践活动,通过沉浸式学习与实践服务,推动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8月4日上午9时,实践小队成员首先来到图书馆红色文献区。在馆内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大家认真参观了《红色家书》《星火燎原》等馆藏革命文献,详细聆听文献背后的动人故事——从革命先烈在战火纷飞中写下的家书中蕴含的浓厚家国情怀,到革命队伍在艰难岁月里坚守信仰、奋勇前行的奋斗历程。当听到“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这句革命诗句背后的英雄事迹时,队员赵宇轩深有感触地说:“这些文字承载着先烈们用生命铸就的信仰,让我真切体会到‘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豪情与担当。”
8月5日上午9时,实践小队在队长陈弘旭的带领下,前往红色文化广场和红色文化纪念馆。队员们分组参观学习抗日战争时期英烈事迹展览,近距离感悟红色文化的深厚内涵,深化对“守护红色记忆”重要意义的理解。纪念馆内,曲头暴动中农民武装反抗压迫的英勇、雎宁战役里军民协同作战的壮烈、独立大队浴血抗日的无畏等史实,通过详实的史料与生动的讲解,让队员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为民族解放事业付出的巨大牺牲。

当日下午,实践小队前往另一处红色文化纪念馆。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队员们通过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进一步了解了叶场围困战、睢宁解放等重大革命事件的细节,深切体会到战争的残酷与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进一步增强了对当下幸福安稳生活的珍惜之情。
此次实践活动既是一堂沉浸式的红色文化教育课,也是一次生动的志愿服务实践。同学们在图书馆的文献中触摸历史温度,在广场的展板前汲取精神力量,深刻认识到红色文化并非遥不可及的过往,而是融入血脉的精神养分。对参观者而言,队员们的志愿服务让红色文化更易被感知、被理解;对社会而言,这样的实践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鲜活载体;对队员们自身而言,在整理文献、讲解故事的过程中,不仅深化了对革命精神的认同,更坚定了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文化的信念——“助人”与“自助”相互交织,共同凝聚成对红色初心的坚守。
图书馆红色文献区与红色文化广场作为校园重要的红色教育阵地,始终是同学们学习红色历史、涵养家国情怀的生动课堂。此次2322107091团支部以“文献整理+广场服务”的形式,推动红色学习从“静态阅读”向“动态实践”延伸,充分展现了计算机学院学子传承红色文化的自觉担当,也彰显了新时代青年赓续红色血脉、勇担时代使命的坚定信念,让红色文化在校园中焕发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