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学黄“菏”入海流实践队前往位山灌区探寻治水智慧
位山灌区坐落于鲁西平原聊城境内,作为全国第五大、黄河第二大以及山东省最大的灌区,素有“鲁西命脉”之称,承担着区域引黄抗旱的核心功能。7月24日,烟台大学黄“菏”入海流实践队踏入这片灌区,前往智慧调度中心和灌溉试验站,探寻水利发展前沿。
在位山灌区智慧调度中心,负责人详细介绍了位山灌区数字孪生建设情况。工作人员现场实操数字孪生平台时,大屏幕上的三维模型随指令动态更新,灌区水位变化、水流流量以及各类设备运行状态实时呈现。队员们观察到,通过这一平台,灌区管理者能精准调控水资源,实现灌溉调度的智能化,让古老灌区迈向智慧化新征程。
离开位山灌区智慧调度中心,实践队前往位山灌区灌溉试验站。田间的对比试验田里,相同作物在喷灌、滴灌等不同灌溉模式下的生长状态差异明显;24个底测坑内,分层土壤的水分渗透过程通过观测窗直观呈现;地下监测走廊里,传感器正持续记录着不同深度的土壤数据。据介绍,这些持续积累的试验成果,已转化为多项节水技术在周边推广,有效提升了水资源利用率。
此次实践,队员们充分见证了传统水利向智慧水利转型的成果。从数字孪生平台的智能调控,到灌溉试验站的科研探索,都让大家对新时代治水思路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为今后专业学习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一手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