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四百工程】百名学子访百村|“童心向党·七彩筑梦”西安明德理工学院赴陕西柞水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履之笃则识愈明,识之透则履愈果——
  为响应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彰显青年学子服务基层的责任担当,2025年7月12日至20日,西安明德理工学院“童心向党·七彩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在耿露老师带领下,由队长王雨蒙、宣传员刘菁雅及队员达措吉、梁佳悦、李蕊、赵瑜洲共7人组成的实践团队,赴陕西省柞水县下梁镇金盆村开展为期9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通过拍摄宣传视频、撰写宣传手册助力当地特色产业推广,并依托互动活动陪伴青少年成长,为乡村振兴注入青年力量。
  7月12日,实践队先行梳理过往“三下乡”实践中的问题与经验,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具体要求开展专题讨论,完成乡村工作安全防护等系统基础培训后,正式启程前往柞水县。
  抵达金盆村后,队员们在村委会组织的上岗培训中快速调整状态,实现从校园理论学习者到基层实践践行者的角色转换。7月13日,索道安装工作启动,队员们在确保安全规范的前提下参与作业,通过协作完成器械固定与安全测试,切身领会基层建设中“实干”的核心价值。
  为掌握村情民意,实践队分3组深入金盆村5个村民大队,走访40余户村民。在与空巢老人的交流中,队员们记录乡村养老现状,深刻理解村党支部提出的“老人安则乡村稳”治理理念;面向留守儿童,团队赠送书签、布包等学习用品,同时结合走访情况,形成关于乡村教育资源优化的建议素材,呼吁完善乡村图书馆、多媒体教室等基础设施。
  产业调研环节,实践队系统考察当地特色产业:
  木耳产业:在标准化大棚及李玉院士工作站,了解到原生态种植的普通木耳市场认可度高,培育的玉木耳具备高经济价值,形成“科技+特色”的产业模式;
  中药材种植:柞水县现代中药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以白及种植资源收集、优良品种繁育为核心,作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计划构建秦巴山区特色示范基地;
  生态养殖:鸸鹋养殖场通过综合开发肉、蛋、皮、油等产品,形成低成本、高附加值的养殖产业链;
  种植技术:大豆套种玉米示范田采用立体种植模式,经农技员测算,单位面积产量及收益较传统种植显著提升。
  调研期间,队员们拍摄村民劳作场景,计划通过网络平台推广当地优质农产品,拓宽销售渠道。
  7月18日,实践队开展“龙岭计划·探秘秦岭”青少年活动。活动严格遵循户外安全规范,通过分组管理、工具使用指导、应急机制讲解等保障措施,组织山林徒步识植物、溪流边自然笔记等环节。队员们先以自我介绍消除孩子们的拘谨,引导其从被动参与转为主动分享,在实践中培养团队协作与自然探索能力。
  本次实践虽仅9天,但队员们通过政策宣传协助、产业调研参与、民生服务开展等工作,深化了对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团队表示,将持续完善宣传视频与手册制作,后续将结合专业所长,为金盆村产业升级、教育优化等提供长期支持。
  作为青年实践力量,团队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需将理论知识与基层需求精准对接。未来,队员们将继续响应国家号召,以实际行动参与乡村建设,让青春在服务基层中实现价值。
作者:王雨蒙 来源:西安明德理工学院“童心向党·七彩筑梦”赴陕西柞水暑期社会实践队
发布时间:2025-07-26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四百工程】百名学子访百村|“童心向党·七彩筑梦”西
  • 青岛农业大学“三下乡”:知行合一润乡土青春筑梦兴三
  •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走进轴承博物馆汲取力量,开
  •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以行动焕村容,用初心暖民心
  • 青春力量托举福利发放 社区温情浸润千家万户
  • 长安大学地测学院赴贵州兴义实践队三线并进扎实开展社
  • 传承民族文化,助力乡村振兴长安大学赴贵州“推普兴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