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知行合一、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推动专业理论与产业实践的紧密融合,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社会实践调研团赴河北省张家口市怀来产区开展暑期调研活动。调研团队深入走访了迦南酒业、中法庄园、怀谷酒庄、马丁酒庄和长城桑干酒庄等多家产区代表性酒庄,围绕葡萄种植、酿酒工艺、绿色发展、运营模式、行业现状与人才需求等多个维度开展系统考察与深入交流,切实感受怀来葡萄酒产业的风土魅力与发展活力。

怀来地处张家口东南部,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干燥、风大少雨,年日照充足,是国内少数几个兼具自然禀赋与产业基础的优质酿酒葡萄产区。近年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深化,当地酒庄纷纷在技术创新、生态种植和产业融合等方面展开积极探索,成为中国葡萄酒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样本。

在迦南酒业,调研团系统了解了酒庄精细化种植管理与先进酿造技术的协同运作。酒庄分布于多个海拔层级的葡萄园,依照地块特点实行差异化管理,控制产量以保障果实质量;酿造环节中则实现了发酵罐单独温控,并采用橡木桶、陶罐、不锈钢罐等多种容器进行风格探索,充分展现“世界百大葡萄园”酒庄的专业实力与创新追求。与此同时,酒庄在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方面同样可圈可点——剪下的枝条和剔除的果串等均被回田用作天然肥料,构建了生态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中法庄园则将中国风土与法国酿酒传统巧妙融合,是“小芒森”和“马瑟兰”等特色品种在中国的培育与推广先行者。庄园以严谨的分块管理确保果实的均衡成熟,酿造风格上偏向优雅与平衡,代表酒款使用清代皇家御用画作《十骏马图》作为酒标,富有文化气息。调研期间,酒庄工作人员还带领团队系统学习了橡木桶类型与使用年限对酒体风味的影响、葡萄酒感官品评方法、不同酒款的风味特征辨析等知识,进一步强化了同学们的专业感知力与品鉴能力。

作为一家小型但极具活力的酒庄,怀谷酒庄展示了另一种葡萄酒产业的发展路径。酒庄通过“轻资产运营+技术支持”的方式,为众多品牌提供定制酒服务,在行业下行压力下实现了逆势增长。其主品牌“怀谷”与高端产品“熔岩”强调风土特色,使用温泉水灌溉、火山岩土壤改良、小棚保温等创新手段,构建起差异化生态系统。在与企业负责人的交流中,同学们了解到:在品牌高度集中、消费者分层日益细化的当下,灵活高效的小型酒庄凭借技术能力与市场敏感度同样能在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

马丁酒庄则以马瑟兰与蛇龙珠为主打品种,在高端酒市场形成鲜明定位。酒庄重视绿色种植,采用牛粪等有机肥,辅以红小豆绿肥回田,有效提升葡萄风味表现。酿造方面,酒庄结合葡萄成熟度选择是否冷冻处理,并尝试橡木桶陈酿赋予酒体坚果、香草等多元香气层次。在销售模式上,酒庄积极拓展线上平台,如通过抖音等新媒体拓宽市场,同时推出艺术家联名酒标等文创型酒款,赋予葡萄酒更多文化与社交属性。

在长城桑干酒庄,调研团见证了中国工业化葡萄酒发展的历史缩影与现代转型。酒庄广泛应用智能农业系统、以色列滴灌设备和农残监控体系,实现精准管理与节水增效。展示中心以1978只酒杯象征建庄年份,陈列着从改革开放至今的重要产品节点,构建出中国葡萄酒工业发展的时光长廊。起泡酒车间保留传统瓶中二次发酵工艺,生产出的高端起泡酒在国内外赛事中屡获佳绩,体现了中国酒庄对精致酿造技艺的坚守与传承。

在与多家酒庄负责人深入交流过程中,调研团深刻感受到当前葡萄酒行业的挑战与机遇并存。一方面,全球消费低迷、产能过剩等问题仍制约着行业整体发展;另一方面,消费者审美升级、文化消费兴起、新媒体渠道崛起也为中国葡萄酒品牌的崛起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窗口期。酒庄普遍反映:当下对“既懂技术、又会表达,还能贴近市场”的综合型人才需求旺盛,尤其是种植、酿造、讲解、市场销售等一线岗位,对高校实践型人才寄予厚望。

通过此次为期多日的实地调研,葡萄酒学院的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怀来产区自然条件与产业生态的理解,更从绿色发展理念、产品工艺创新、运营策略多样化等方面汲取了宝贵经验。大家纷纷表示,将在今后的学习和成长中继续关注本土葡萄酒产业发展,努力将个人专业能力与中国葡萄酒振兴事业深度结合,以青年之力助推中国风土走向世界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