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上午十点五十分,荷韵小学阅览室内洋溢着欢声笑语与专注的神情。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圆梦”社会实践团精心策划并组织的“玩具车工坊”手工课堂在这里火热开启。实践团全体成员与荷韵小学的孩子们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了一段充满创意与动手乐趣的奇妙旅程——动手拼装属于自己的玩具小车。
本次活动是“圆梦”实践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依托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的专业背景,实践团成员们将复杂的汽车工程知识转化为适合小学生的趣味实践。他们为孩子们带来了精心准备的可拼装玩具小车套件。这些套件结构清晰、安全易操作,蕴含了基础的车辆结构和运动原理,旨在通过“做中学”的方式,点燃孩子们对机械和工程的兴趣火花。
课堂上,实践团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化身耐心细致的“小导师”,分组指导孩子们进行拼装。从认识零件、理解说明书,到一步步组装底盘、安装车轮、连接传动装置,阅览室里充满了“这个轮子装这里对吗?”、“我的小车能动啦!”的兴奋探讨和成功欢呼。孩子们的小手灵巧地翻转、拼接,眼神专注而明亮;实践团成员则在一旁耐心解答、适时引导,鼓励孩子们克服困难,体验动手创造的成就感。一双双巧手共同协作,一辆辆色彩鲜艳、造型各异的玩具小车逐渐在孩子们手中诞生。

过程中,挑战与乐趣并存。有的孩子卡在了齿轮啮合上,急得小脸通红;有的则因为螺丝拧不紧而求助。每当这时,“圆梦”的大哥哥大姐姐们总是及时出现,不是直接代劳,而是引导孩子们观察问题所在,尝试不同的方法。“试试把螺丝刀垂直向下用力?”“看看这两个齿轮的齿是不是没完全对齐?调整一下角度。” 鼓励的话语和成功的提示,让孩子们重拾信心。渐渐地,“老师,你看我装好轮子了!”、“我的底盘完成啦!”、“哇,它真的能动了!”的惊喜呼喊声在教室里回荡开来。
“荷风载笑语”是现场最生动的写照。阅览室外夏荷飘香,阅览室内笑语盈盈。当孩子们亲手组装的小车成功在地面上跑动起来时,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感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这不仅是一堂手工课,更是一次梦想的播种。通过亲手“造车”,孩子们直观感受到了机械的魅力,锻炼了动手能力、空间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圆梦”实践团成员也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深化了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提升了沟通与组织能力,践行了服务社会、奉献青春的实践精神。
一堂课的时间在专注与欢乐中飞逝。“玩具车工坊”活动圆满落幕,孩子们兴奋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脸上写满了不舍与收获的喜悦。他们带走的不仅是一辆亲手制作的玩具小车,更是一颗被工程与创造点燃的好奇心种子。而“圆梦”实践团的成员们,也在这个夏日的荷韵小学,用专业与爱心,为乡村儿童圆了一场动手创造的“小车梦”,为他们的暑期实践写下了难忘而富有意义的一章。这次成功的合作,是高校专业力量赋能乡村教育、助力儿童成长的生动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