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社区治慧,承文脉新声——软件学院赴夏县社会实践队
软件学院赴夏县社会实践队感悟分享
7月7日,我随软件学院赴夏县实践队踏上这片浸润着千年文明的土地,在温泉社区、文物文创展厅与白沙河畔,触摸历史的温度,感受治理的智慧,体悟生态的责任。
首站夏都温泉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 “古今交融” 为特色,串联文化传承、教育普及与志愿服务。数字化展区内,“智慧夏县” 成果生动呈现,县域经济、生态治理、民生服务的多维活力扑面而来。深入社区,棋牌室里老人们的欢笑声、儿童科普设施前孩子们的惊叹声,让我真切感受到全龄适配的温暖;自习室的专注、志愿岗的热忱,让我看到青春成长的力量;“矛调室” 的耐心调解与动态台账的细致记录,更让我明白 “便民惠民”不是口号,而是落在实处的关怀。
午后踏入夏都文物文创展厅,恰似推开时空折叠的秘境。我系统了解夏县的考古发现、非遗技艺,以及 “四张名片”“五大文化” 等特色成果。透过夏墟文明展区的实物陈列与特色文创展品,我直观感受到 “一园三区两福地” 的文旅规划布局,真切触摸到夏县以文化赋能产业、用创新激活传统的实践路径,内心满是对这份传承创新智慧的赞叹,期待这些文化借创意远播。
暮色里抵达白沙河,垂柳与波光共舞间,我们开启 “守护碧水” 志愿行动。暑气中,队员们清理河岸垃圾的身影,与中条山轮廓构成和谐剪影。当最后一袋垃圾清运完毕,河水潺潺似在诉说,生态保护如调试系统,每一次细微修复,都是为绿水青山写下的稳定代码,以青春之力守护生态底色。
走过社区,触摸到治理烟火里的民生温度;逛罢展厅,读懂传承创新碰撞的智慧火花;驻足河畔,体悟守护生态时的责任重量。未来,我想把夏县之行的感悟,揉进专业代码的逻辑里、文化传承的脉络中、生态守护的行动上,让基层治理有“数智”光芒,传统文化绽“新生”光彩,山河大地留“青春”足迹,与这片土地同频共振,奔赴时代远方。
(通讯员 白玉锦)
作者:白玉锦 来源:山西农业大学
发布时间:2025-07-22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