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四维趣味课堂进社区 创新融合红色教育

  2025年暑期,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志愿教学团队来到盐城市亭湖区先锋街道健康路社区,开展社区支教活动。团队以“寓教于乐,知行合一”为宗旨,通过设计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趣味课堂,结合沉浸式红色教育,为社区60多名学生打造了一个充满知识与欢乐的成长空间。

  一、课程设计:四大板块构建趣味课堂在健康路社区活动中心,精心打造了“四维趣味课堂”体系,涵盖语文、数学、音乐与综合实践四大板块。

  趣味语文:社交媒体元素活化古诗教学

  针对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团队成员黄沁怡创新教学方式,将古诗教学与社交媒体元素结合。讲解《望庐山瀑布》时,她以“李白航拍香炉峰”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用彩笔绘制“航拍视角图”,并为诗句添加“话题标签”——“#这届诗人太会玩”“#李白的朋友圈”。在《蜀道难》课堂上,学生分组扮演“旅游博主”,通过“情景直播”形式模拟攀登蜀道,用夸张的肢体动作和幽默解说再现诗中险峻场景。

  “老师,李白发朋友圈会不会用九宫格?”三年级学生王浩举着自制的“李白手账”问道。这种打破时空界限的教学方式,让原本晦涩的古诗变得鲜活可感。

  趣味数学:生活场景融入数学实践

  数学课堂则化身“生活实验室”。团队成员秦雯设计了“超市采购员”“校园规划师”等角色扮演游戏,引导学生通过计算折扣、测量面积解决实际问题。在“数独挑战赛”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技,获胜者可获得“数学小博士”徽章。

  “原来数学不是课本上的数字,而是藏在菜市场的价格标签里。”五年级学生李萌在课后分享中写道。

  二、红色教育:沉浸式体验强化思想引领

  支教期间,团队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将课堂延伸至盐城革命纪念馆。在“红色小记者”活动中,学生佩戴自制采访证,聆听老党员张爷爷讲述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的历史。

  “张爷爷的军功章比我的玩具勋章更有分量。”四年级学生陈宇在采访笔记中记录道。实践团队还组织学生编排红色情景剧,通过角色扮演再现“五条岭烈士陵园”故事。当扮演红军战士的学生踉跄着完成“长征”路线时,台下许多孩子悄悄抹起了眼泪。

  三、奖励机制:星星银行”提升学习动力

  为调动学生积极性,团队建立“星星银行”制度。学生可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度、互助行为等途径获得“知识星”“品德星”,集满10颗可兑换文具盲盒或图书。

  四、从课堂到人生:探索社区教育新路径

  支教后期,团队开展“教育者沙龙”,邀请社区教师、家长共同探讨“双减”背景下校外教育的可能性。“我们设计的课程不是要教孩子多少知识,而是让他们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团队负责人秦雯在总结中写道。

  五、社区联动:校社合作延续教育成效

  支教结束后,团队与健康路社区签订合作协议,计划每月开展“家长课堂”“亲子阅读会”等活动。社区书记周建国表示:“大学生的创意和专业,为社区教育注入了新活力。”这场持续15天的支教实践,不仅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看向世界的窗,也让师范生们深刻理解了“教育是点燃而非灌输”的真谛。当最后一张“优秀学员”证书颁发时,活动中心里回荡的不是掌声,而是孩子们齐声背诵的《少年中国说》——“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作者:毕馨怡、朱琴 来源:红心研墨
发布时间:2025-07-21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社会实践推荐
  • 踏数智热土 铸红色根魂——兰理工学子庆阳实践淬炼时代
  • 四维趣味课堂进社区 创新融合红色教育
  • 穿越时空的记忆——榕城红运探迹小组的档案馆之行
  • 探寻榕城记忆,传承红色基因
  • 社会实践行,行为展担当
  • 社会实践行,行为展担当
  • 为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增强个人社会责任感,阙下社区于上半年组织开展了"阙下服务"社会实践活动。20余名学生志愿者深入街巷开展环境整治
  • 07-20
  • “秦地塑泥传韵,青春匠心筑梦”
  • “秦地塑泥传韵,青春匠心筑梦”
  • 7月13日午后,西安工业大学“秦地泥韵·匠心筑梦”暑期社会实践队一行十人,怀抱着对非遗文化的探索热忱,踏入宝鸡凤翔这片历史底蕴深
  • 07-20
  • 凤翔博物馆与周家大院:在历史的长廊中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