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西外学子三下乡追寻王老九诗风讲好新时代陕西故事

         7月14日,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觅泥土馨香,寻秦川犁笔”实践团赴西安市临潼区,走进王老九文学艺术馆及其弟子贺丙丁文学艺术馆,追寻探索陕西农民诗歌的奠基人、先行者、旗手——农民诗人王老九的生平经历与文艺思想。在深入了解其创作历程的同时,实践团以王老九的创作视角为切入点,探索新时代陕西故事的表达方式,努力传承与发扬陕西农民文学的精神内核。
喷涌蓬勃诗情,珍贵诗歌留存于世
         7月14日上午,实践团成员来到临潼区神东村的王老九文学艺术馆,沿着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页页泛黄的手稿,追溯这位农民诗人的创作历程。馆内陈列着王老九的代表性诗歌、获奖证书以及珍贵的历史照片,充分展现了其文学创作的广度与深度。王老九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但他从泥土中汲取灵感,将农村生活写进诗中,用通俗易懂的“顺口溜”式语言反映社会变迁与乡村发展。他的诗歌贴近生活、感情真挚,深受乡村群众喜爱。

          在参观过程中,实践团成员被王老九的作品深深吸引。一首《张玉蝉》描写了一位农村妇女从传统角色中解放出来,勇敢追求新生活的故事,展现了那个时代妇女地位提升的变化。
         随后,实践团还参观了贺丙丁文学艺术馆。贺丙丁作为王老九的弟子,继承了其“庄稼汉诗派”的风格,同时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创作了许多反映农村变迁的诗作。馆内展示的诗歌手稿和创作背景资料,让实践团成员对陕西农民文学的发展脉络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其代表作《贺丙丁识字》,描绘了农民通过学习文化实现自我价值的热情与努力,诗中流淌着浓厚的乡土情怀与时代精神,让实践团成员无不为之动容
坚持红色旗帜,“庄稼汉”诗风永存
         在参观之余,实践团成员还采访了神东村党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王现武。他介绍道,王老九的创作始终紧扣时代脉搏,关注民生百态,用诗歌表达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他的作品多次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他本人也曾受到国家主席的亲切接见。王老九的诗歌不仅是陕西农民文学的瑰宝,更是反映中国农村社会变迁的生动记录。
与此同时,实践团还采访了王老九诗社副社长、贺丙丁文学艺术馆负责人、贺丙丁后人贺建安先生。他回忆道,贺丙丁的创作深受王老九的影响,同时也紧密结合自身经历,他的诗歌以平实的语言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活的变化,既有对土地的深情,又有对时代的讴歌。

         两位农民诗人都以饱满的创作热情,展现了坚定的红色信仰,以“庄稼汉诗派”的独特魅力塑造了陕西乡村文化的鲜明特色。贺建安先生提到,王老九和贺丙丁都是用诗歌记录生活、记录时代的农民诗人。他们的作品既反映了乡村的淳朴与真实,也体现了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尤其是在新时代,他们的精神和创作方向对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传承王老九诗风,讲好新时代陕西故事
         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民文学的传承现状,实践团成员深入田间地头,走访了神东村、南杨村的村民,与他们面对面交流。村民们对王老九、贺丙丁的诗歌创作表达了高度认可。一位年龄较大的村民感慨地说道:“王老九、贺丙丁是咱们村的骄傲!他们用自己的诗歌记录了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这一代人都对他们的作品如数家珍。”

         实践团还发现,尽管现代社会信息传播方式日新月异,但乡村群众对传统文学形式仍保有深厚的情感依赖。这反映了农民诗歌深植人心的影响力,也为新时代农民文学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启示。许多村民表示,希望通过更多的宣传和教育,让年轻一代了解王老九、贺丙丁的作品,从而继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陕西这片土地,既有悠久的历史,也承载着现代化发展的新篇章。从王老九到贺丙丁,从“庄稼汉诗派”到新时代陕西农民文学的传承与发展,这些朴素却深刻的文字架起了历史与现实、乡村与城市之间的桥梁。新时代的陕西故事,不仅需要继承传统,更需要融入创新。通过王老九的诗风与精神,我们看到了文化的力量,也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之光。


 
作者:杨雨欣 来源:西安外国语大学
发布时间:2025-07-16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抗战文化入社区:宣讲实践谈
  • 抗战文化入社区:宣讲实践谈
  • 本文围绕南通大学学子在社区开展抗战文化宣讲实践活动展开。学子深入调研,查阅资料,走访抗战基地,为宣讲筑牢基础。学子采用故事分
  • 07-16
  • 红色记忆:大运河畔的抗战故事
  • 红色记忆:大运河畔的抗战故事
  • 南京财经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古运新声”团队在宿迁深入调研大运河边的红色文化,走近抗战老兵赵光荣和徐秀英,聆听他们的革命故事
  • 07-16
  • 沉浸式互动点亮求知路
  • 沉浸式互动点亮求知路
  • 7月2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红心研墨” 志愿团队走进无锡市锡山区港下城市书房,为当地青少年组织一场涵盖作业辅导、读书分享与电
  • 07-16
  • 多元互动绘就成长画卷
  • 多元互动绘就成长画卷
  • 7月2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红心研墨” 团队走进无锡市锡山区港下城市书房,为当地青少年带来一场融合作业辅导、读书分享与电影赏
  • 07-16
  • 童心港湾,暖心助学
  • 童心港湾,暖心助学
  • 2025年7月9日,赣州的阳光把儿童服务站的水泥地晒得发白。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来到赣州,团队在服务站
  • 07-16
  • 小手拍出节奏,赣州夏日里的启蒙课
  • 小手拍出节奏,赣州夏日里的启蒙课
  • 2025年7月9日的赣州,暑气裹挟着蝉鸣漫过儿童服务站的窗台。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团队的志愿者们带着奥尔夫音乐的节奏、防
  • 07-16
  • 一次让志愿者与孩子们都收获颇丰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