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政府人员带领探访石门沟平峒故址及旧厂房遗产,并探讨改造计划与现实困难

        经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带领参观和的细致介绍,我们得以窥见石门沟平峒矿场跨越数百年的兴衰脉络。这座矿场的采矿史可追溯至明朝,在悠悠时光中,它如同一颗深埋地下的明珠,承载着一代代矿工的汗水与智慧,也见证了区域矿业发展的更迭变迁。直至2000年前后,随着时代浪潮的推进与产业格局的调整,这座曾为地方经济注入活力的矿场,其运营历程终告落幕,悄然完成了它在特定历史阶段的使命,退出了持续运转的产业序列。
 
        矿场停产后,政府并未让这份工业遗产蒙尘,而是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资源活化的远见,精心擘画了一系列保护性开发规划:开展井下采煤观光活动;筹备建设煤矿博物馆;构思在对老旧巷道进行安全维修后,增设观光小火车,让游客沿着巷道穿梭,在移步换景中触摸历史的肌理。
        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往往隔着重重阻碍。这些充满创意与价值的规划,最终因资金链条的断裂、镇上人员的流失等现实困境,未能跨越蓝图走向落地。如今,石门沟平峒矿场虽暂时沉寂在岁月的尘埃里,但那些未竟的规划,仍像是埋藏在地下的火种,承载着人们对这份工业遗产重焕生机的期盼,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再次绽放属于它的光彩。

图1 原煤矿场机关房 任雨轩摄

图2 原煤矿场会议厅 任雨轩摄

图3 刘同志向队员介绍会议厅 任雨轩摄

图4 原煤矿场职工照片 任雨轩摄

图5 刘同志向队员介绍煤矿场衍生建筑 任雨轩摄

图6 刘同志与队员在在政府门前留影 任雨轩摄
作者:金语琦,王宁宁,汪心怡,杨红玉,陈卓 来源:兰州理工大学
发布时间:2025-07-16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抗战文化入社区:宣讲实践谈
  • 抗战文化入社区:宣讲实践谈
  • 本文围绕南通大学学子在社区开展抗战文化宣讲实践活动展开。学子深入调研,查阅资料,走访抗战基地,为宣讲筑牢基础。学子采用故事分
  • 07-16
  • 红色记忆:大运河畔的抗战故事
  • 红色记忆:大运河畔的抗战故事
  • 南京财经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古运新声”团队在宿迁深入调研大运河边的红色文化,走近抗战老兵赵光荣和徐秀英,聆听他们的革命故事
  • 07-16
  • 沉浸式互动点亮求知路
  • 沉浸式互动点亮求知路
  • 7月2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红心研墨” 志愿团队走进无锡市锡山区港下城市书房,为当地青少年组织一场涵盖作业辅导、读书分享与电
  • 07-16
  • 多元互动绘就成长画卷
  • 多元互动绘就成长画卷
  • 7月2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红心研墨” 团队走进无锡市锡山区港下城市书房,为当地青少年带来一场融合作业辅导、读书分享与电影赏
  • 07-16
  • 童心港湾,暖心助学
  • 童心港湾,暖心助学
  • 2025年7月9日,赣州的阳光把儿童服务站的水泥地晒得发白。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来到赣州,团队在服务站
  • 07-16
  • 小手拍出节奏,赣州夏日里的启蒙课
  • 小手拍出节奏,赣州夏日里的启蒙课
  • 2025年7月9日的赣州,暑气裹挟着蝉鸣漫过儿童服务站的窗台。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团队的志愿者们带着奥尔夫音乐的节奏、防
  • 07-16
  • 一次让志愿者与孩子们都收获颇丰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