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启蒙启迪童心
2025年6月28日的山东潍坊安丘市拥翠园社区幼儿园,像被撒了一把欢乐的种子——活动室里的笑声顺着窗户飘出来,和操场上孩子们的欢呼交织在一起。当天上午,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带着满满一箱“数学魔法道具”走进了这里,为孩子们准备了一场融合游戏与探索的趣味数学启蒙活动。
认识多边形:发现图形的奇妙世界
活动开始,志愿者利用生动有趣的课件,以小动物家中的窗户为例,带领孩子们走进多边形的世界。当屏幕上出现四边形窗户时,孩子们齐声喊道:“四边形!”清脆的童声充满整个教室。随后,志愿者又引导孩子们观察五边形、三角形等图形的特点。“五边形有五条边!”“三角形的窗户像小山!”孩子们踊跃分享自己的发现。更让人惊喜的是,有小朋友敏锐地指出:“每个窗户的边长都不一样!”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易懂,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多边形的基本知识,并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几何之美。
学习单双数:动手实践领悟规律
紧接着,志愿者以“找鞋子”的故事引入单双数的概念,将抽象的数字规律转化为具体的生活场景。孩子们聚精会神地听着,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在实践环节,老师分发彩色圆片,让孩子们通过“配对”的方式区分单双数。当发现无法配对的圆片时,孩子们兴奋地举手:“老师,这个圆片是单数!”在动手操作中,孩子们逐渐理解数学规律,课堂氛围轻松活泼。
趣味巩固:让数学回归生活
为了加深理解,老师设计了生活化的趣味任务:寻找教室里的多边形、数一数铅笔是单数还是双数……孩子们像小侦探一样在教室里探索,不时发出惊喜的发现:“黑板是长方形!”“我的蜡笔有十二支,是双数!”通过亲身体验,孩子们对数学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实践感悟:以爱启智,因材施教
本次活动让志愿者们深刻体会到幼儿教育中“趣味引导”的重要性。面对充满好奇心的孩子们,老师需要以游戏为载体,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体验。每个孩子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学习节奏,也让志愿者们更加坚定“因材施教”的理念。活动结束时,孩子们依依不舍地围着志愿者,一声声“老师再见”让这场数学启蒙之旅画上温暖的句号。
未来,该幼儿园计划进一步创新教学模式,增设“数学探索角”,开发更多趣味课程,并定期举办亲子数学活动,让数学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据悉,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的“红心研墨”团队将继续开展此类公益活动,用专业知识和青春热情,为更多孩子带去快乐的学习体验。
作者:马玉洁 吴漪欣 姚欣妮 来源:“红心研墨”暑期志愿教学服务团队
发布时间:2025-07-16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