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行齐鲁,绿动未来”实践团深入济南地铁2号线开展调研
为完善城市轨道交通的服务与收集一线信息,7月15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轨行齐鲁,绿动未来”实践团深入济南地铁2号线全线19个站点展开实地调研,着重对历山路站及七里堡站进行实地走访调研。
实践团成员对调研首站历山路进行了细致的观察与评估,综合运用“问卷发放+深度访谈+实地体验”三位一体的调研方法,对站点内外进行了系统性检视。调研范围涵盖地铁出入口的便捷性、站内空间布局合理性、列车车厢环境舒适度,以及安全设施完备性、无障碍通道及设备适用性、各类指示标识清晰度、商业服务配置等关键环节。
实践团成员在历山路站实地体验中发现,站点整体导向标识系统醒目,安全设施配置基本到位。然而,在无障碍设施方面,调研也捕捉到值得关注的细节。例如,部分无障碍通道的坡度设计或存在进一步优化的空间,个别服务设施的维护状态及易用性也有提高的空间。
随后,实践团成员将调研阵地转移到七里堡站。在该站点,实践团成员除继续观察基础设施外,特别留意了不同高峰时段客流疏导效率及站内空间利用情况。工作人员在访谈中分享了日常服务中的观察与常见咨询问题,为理解乘客实际需求提供了宝贵视角。老年受访者则对站点换乘指引清晰度及候车座椅舒适度表达了关切。
综合问卷统计结果、多类型访谈反馈及成员亲历体验,实践团对济南地铁2号线站点建设与服务的现状形成了初步认识。一方面,地铁在基础功能实现、安全运营保障上展现出较高水平,为泉城市民提供了现代化的出行选择。另一方面,调研也清晰指向部分无障碍设施在细节设计与维护管理上尚有提升空间,特殊群体的便捷出行体验需要更多精细化考量。商贸服务布局如何更紧密贴合乘客实际需求,也成为实践团思考的方向之一。
此次深入济南地铁2号线的扎实调研,不仅是山东理工大学学子践行“轨行齐鲁,绿动未来”理念的生动实践,实践团后续将系统梳理调研数据,形成详实报告,为济南轨道交通服务的持续优化贡献来自青年视角的思考与建议。
作者:杨雅涵 孙星月 来源:绿色轨迹实践团
发布时间:2025-07-16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抗战文化入社区:宣讲实践谈
- 本文围绕南通大学学子在社区开展抗战文化宣讲实践活动展开。学子深入调研,查阅资料,走访抗战基地,为宣讲筑牢基础。学子采用故事分
- 07-16
- 红色记忆:大运河畔的抗战故事
- 南京财经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古运新声”团队在宿迁深入调研大运河边的红色文化,走近抗战老兵赵光荣和徐秀英,聆听他们的革命故事
- 07-16
- 沉浸式互动点亮求知路
- 7月2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红心研墨” 志愿团队走进无锡市锡山区港下城市书房,为当地青少年组织一场涵盖作业辅导、读书分享与电
- 07-16
- 多元互动绘就成长画卷
- 7月2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红心研墨” 团队走进无锡市锡山区港下城市书房,为当地青少年带来一场融合作业辅导、读书分享与电影赏
- 07-16
- 童心港湾,暖心助学
- 2025年7月9日,赣州的阳光把儿童服务站的水泥地晒得发白。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来到赣州,团队在服务站
- 07-16
- 小手拍出节奏,赣州夏日里的启蒙课
- 2025年7月9日的赣州,暑气裹挟着蝉鸣漫过儿童服务站的窗台。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团队的志愿者们带着奥尔夫音乐的节奏、防
- 07-16
- 一次让志愿者与孩子们都收获颇丰的活动
- 2025年7月9日上午,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江西省赣州市儿童服务站开展了一系列主题志愿教学活动。通过奥
- 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