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码上兴农”数智实践团走进汕尾市陆河县水唇中心小学与螺溪中学,以“科技赋能劳动教育”为核心,开展特色宣讲活动。实践聚焦劳动价值引导、安全知识科普与数字技术体验,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互动,为当地中小学构建“科技+劳动”教育新模式探路,彰显高校服务基础教育、青年助力乡村教育振兴的担当。

实践团以广东省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基地建设为切入点,结合水唇镇农业发展实际,向同学们系统解读劳动教育的核心内涵。通过鲜活案例阐释劳动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意义,让同学们直观理解“劳动创造价值”的深刻内涵,引导其厚植“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价值观,树立以奋斗姿态建设家乡的信念。

针对中小学劳动教育中安全知识普及不足的问题,实践团创新设计“绘画+科普”互动环节。以消防安全为主题,鼓励同学们将灭火器使用、逃生路线规划等安全知识融入生活场景绘画创作。在画笔与创意的碰撞中,安全要点转化为生动画面,记忆更深刻;实践团为优秀作品创作者送上定制礼品,让劳动教育与安全教育在轻松氛围中同步落地,实现“一画双学”的育人效果。

最受学生们欢迎的是数字技术体验环节。实践团现场演示自主研发的“水唇优品”网页与“水唇小助手”智能体,邀请同学们亲手操作:查询本地葡萄、水稻等农产品的生长周期与种植技巧,模拟线上展示、购买家乡劳动成果的流程,在指尖互动中直观感受数字技术如何为劳动成果“增值”、为乡村产业“赋能”。这种“劳动成果+数字技术”的展示方式,让孩子们既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光荣,也看到了科技为家乡发展带来的新可能。

实践团以青年视角架起“数字技术”与“劳动教育”的桥梁,为乡村劳动教育创新提供了“数智样本”——从劳动价值引导筑牢“思想基”,到安全科普绘画激活“行动力”,再到数字技术体验打开“新视野”。当数字技术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不仅能让孩子们“学得有趣、悟得深刻”,更能让乡村教育在数智化浪潮中扎根大地、面向未来。(供稿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冷长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