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探访红色场馆,回溯革命烽火岁月

探访红色场馆,回溯革命烽火岁月
  
  在历史的漫漫征途中,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及周边红色地标宛如一座不朽的精神灯塔,承载着厚重的红色记忆。为了深度挖掘其背后所蕴藏的深厚红色文化价值,探寻革命先辈们在枪林弹雨中铸就的伟大革命精神,曲阜师范大学“统忆烽火队”实践队于2025年7月13日奔赴南昌,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以脚步丈量红色土地,用心灵感悟革命传承。
  
  石碑留痕,金字铭记先辈志
  在实践开始前,为了更好地进行实践,实践队员们首先查询了相关资料: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是为了纪念南昌起义而设立的专题纪念馆。而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带有全局意义的一次武装起义,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把中国革命进行到底的坚定立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地创造革命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其重要性,让实践队员们迈进了这个纪念馆。
  实践队员们最先来到这座石碑前,金色的题字在阳光下耀眼夺目。“军旗升起的地方”,七个的大字似有千钧重量,压在实践队员们的心中,化作炽热火焰,点燃探寻先辈足迹的热忱。
  实践队员们走向前,俯下身,指尖轻触石碑纹理,感受历史的真实。看着这些碑文,先辈们舍生忘死的画面在脑海中浮现:烽火硝烟里,他们举旗冲锋;艰难困境中,他们坚守信仰。实践队员们分工记录石碑的细节,查询背后的故事,从文字溯源到历史事件,从题字背景挖掘革命精神。
                                                                            
石碑“军旗升起的地方” 实践队员摄
  古厅陈设,雅韵深藏起义情
  跨过门槛,实践队员们踏入这古典厅堂,目光所及是“南州冠冕”匾额、案几、屏风和人物塑像,叩开了时光之门,起义筹备的紧张与激昂,在这一方雅室里悄然铺陈。
  实践队员们凑近塑像,观察其神态服饰;认真分析茶杯的摆放。实践队员们分组交流时,分享发现:从家具布局推测议事场景,从器物细节还原筹备艰辛。古厅的雅韵,在队员们的解读中,化作具体可感的起义情,让革命先辈的智慧与勇气,穿透时空,激励着年轻一辈传承这份炽热的家国情怀。 

                                                                                                           厅堂“南州冠冕” 实践队员摄
  雕塑擎天,红墙映显抗争史
  走进展厅,实践队员们被巨大雕塑震撼。钢枪直指苍穹,被一双遒劲有力的大手紧紧握住,粗糙的纹理、凸起的青筋,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着力量与决心,似要将“起义第一枪”的无畏气势永远定格;红墙如烈火燃烧,将整个场景的张力拉满;墙面上的浮雕如同一部立体的历史长卷,把起义时的烽火硝烟、呐喊冲锋一一呈现:有的战士高举旗帜,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向前;有的推着土炮,眼神里写满破釜沉舟的坚毅;倒下的战友身旁,后继者又迅速补位,用身躯筑起抗争的壁垒……仿佛要挣脱岁月,重现那段抗争的峥嵘岁月。实践队员们屏息凝视,感受历史的厚重与先辈们的英勇。
  “看这持枪的姿态,是破晓的力量!”实践队员们围拢雕塑,从不同角度观察细节:紧握的手、坚定的眼神,浮雕里的战斗场景、倒下又站起的身躯。实践队员们分工协作,记录雕塑造型寓意,追溯背后的历史战役,拼凑出完整的抗争图景。

                                                                                                                 展馆雕塑 实践队员摄
  夜灯照耀,建筑凝铸革命魂
  出来时,早已是晚上,实践队员们回首望着这座被夜灯点亮的建筑,那庄重的轮廓在夜幕下愈发清晰,无声诉说着岁月沉淀的厚重。“这是时代的见证者”。
  为探寻建筑承载的革命精神,实践队员们提前查阅资料,对照实地,在光影交错间梳理历史脉络。实践队员们围站讨论,从建筑的设计风格追溯时代背景,从灯光布局联想昔日场景,还原革命岁月里发生的故事。每一次交流,每一个驻足,都是与革命魂的深度对话,让红色基因在年轻一代的思考中愈发鲜活。

                                                                                                             夜晚纪念馆大门 实践队员摄

  通过此次对八一起义纪念馆的参观实践,实践队员们沉浸式触摸历史脉络,对革命先辈的风险与担当有了穿透时空的体悟。那些在陈列中、雕塑里、建筑间凝固的热血故事,化作无声却有力的感召,让实践队员们读懂了信仰的分量与传承的意义。这份源自红色足迹的精神滋养,成为实践队员们未来征程的底气——面对成长挑战,学先辈无畏;投身时代浪潮,传承使命。实践队员们持续努力奋斗,为中国梦的壮阔添上青春注脚,在赓续血脉中书写属于新一代的奋斗篇章。
                                                                                                                   实践队员全体合照
曲阜师范大学“统忆烽火队”实践队 指导老师:李文静 通讯员:江伟洁
作者:江伟洁 来源:实践队员们
发布时间:2025-07-15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抗战文化入社区:宣讲实践谈
  • 抗战文化入社区:宣讲实践谈
  • 本文围绕南通大学学子在社区开展抗战文化宣讲实践活动展开。学子深入调研,查阅资料,走访抗战基地,为宣讲筑牢基础。学子采用故事分
  • 07-16
  • 红色记忆:大运河畔的抗战故事
  • 红色记忆:大运河畔的抗战故事
  • 南京财经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古运新声”团队在宿迁深入调研大运河边的红色文化,走近抗战老兵赵光荣和徐秀英,聆听他们的革命故事
  • 07-16
  • 沉浸式互动点亮求知路
  • 沉浸式互动点亮求知路
  • 7月2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红心研墨” 志愿团队走进无锡市锡山区港下城市书房,为当地青少年组织一场涵盖作业辅导、读书分享与电
  • 07-16
  • 多元互动绘就成长画卷
  • 多元互动绘就成长画卷
  • 7月2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红心研墨” 团队走进无锡市锡山区港下城市书房,为当地青少年带来一场融合作业辅导、读书分享与电影赏
  • 07-16
  • 童心港湾,暖心助学
  • 童心港湾,暖心助学
  • 2025年7月9日,赣州的阳光把儿童服务站的水泥地晒得发白。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实践团队的志愿者们来到赣州,团队在服务站
  • 07-16
  • 小手拍出节奏,赣州夏日里的启蒙课
  • 小手拍出节奏,赣州夏日里的启蒙课
  • 2025年7月9日的赣州,暑气裹挟着蝉鸣漫过儿童服务站的窗台。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团队的志愿者们带着奥尔夫音乐的节奏、防
  • 07-16
  • 一次让志愿者与孩子们都收获颇丰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