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联盟网,大学生社会实践投稿平台

梧桐街道,数字化助老志愿服务

               梧桐街道,数字化助老志愿服务
7月13日,一场特殊的"劳动一夏,赋能成长"实践活动在梧桐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展开。大学生志愿者林舟通过全天候定点服务,为社区老人破解"数字鸿沟"难题。 上午8时,林舟在服务中心开设个人服务专岗。面对首位求助者张翠芳老人,他细致排查老人手机的听筒故障:先用酒精棉片清洁听筒网口积尘,继而用专业软件检测音频元件,最终通过系统降噪设置修复通话杂音问题。随后针对七旬老人陈国强的智能手表数据不同步问题,林舟逐层检查蓝牙协议版本与健康APP权限设置,重新编译数据接口代码实现实时心率监测。 下午服务转向技术教学。在多媒体教室,林舟开展"反诈守护"专项培训。他现场演示如何识别伪基站短信,指导老人设置来电防火墙;当发现周凤英老人微信存在可疑转账记录时,即刻启动资金冻结流程,并帮其建立亲属验证机制。教学过程中,他独创"三步验证法":每教完电子医保挂号操作,要求老人独立完成预约三甲医院消化科挂号全流程,确保操作完全掌握。 服务尾声突发紧急需求。独居老人吴桂芳突发腿疾需网络问诊,林舟迅速搭建视频诊疗环境:调整手机支架角度确保伤口清晰可见,同步整理近期用药史供医生参考,全程担任医患沟通中介。问诊后更冒雨代购处方药,通过智能药盒设置分时服药提醒。 当日服务形成完整闭环:修复电子设备故障11例,反诈培训覆盖23人,紧急医疗援助3起。养老服务中心主任李卫民特别指出:"单人单日服务效能超越常规团队,这种‘数字专员’模式将纳入社区常驻服务机制。"林舟在实践日记中写道:"当八旬老人颤抖的手成功预约到专家号时,我触摸到技术服务的温度。"本次活动为"智慧助老"行动提供了可持续的个体实践样本。
作者:谢旭 来源:亲身实践
发布时间:2025-07-13 阅读:
社会实践推荐
  • 致敬先烈,青年对话老兵接力红色信仰
  • 聚焦茶乡振兴:桂林理工“一叶兴乡”实践团赴灌阳顺溪
  • 古韵流芳焕新彩!——巢湖学院教育关爱团赴梅渚参观有
  • 锈迹步枪遇见数字时代:红色记忆的青春解码